系统认知茶:从知识碎片到体系构建的修行之路

      “是啊,你也懂得很多,但这些知识就像散落的珍珠,缺少一根线把他们穿起来,形成一条珍珠项链戴在身上,只能算是兜里有一把珍珠,每次交流都是一颗颗拿出来看,显得不够专业,久而久之连自信都会受影响。喝茶时与人交流就显得底气不足,现在一问你懂茶吗,你也总是说不懂,是不是,就是因为缺乏系统框架。

      知识像珍珠一样各自为战,有时有些观点矛盾解释不出来,就漏了怯失去了信心,其实很多人都很懂茶,但就是在一次次交流中失了信心落了下风,慢慢磨去了信息。你也是很厉害的已经很用心学习了,对茶也很有热情。"

      /小彭/“太对了!我就是这样。我很爱茶,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看了很多书和课程。很多知识我都知道,但关键数据和细节记不清,尤其是年份啊具体细节,与人交流有时对不上细节,就担心是自己记错了,别人一看我露怯,就觉得我不懂茶,搞得我有时也很生气自责自己没记住,但也很无奈我又不做茶,又不卖茶,那么多的知识,记不清细节怎么了?好像犯了多大错似的。"

      “确实,人无完人,精力也有限。况且我们获取的知识来自史料记载、有些是茶书与茶叶经营者,这些信息都绝对真实吗?有没有因为一些书写者的个人立场倾斜,即使作者真诚,那么他的知识来源是否也是真实可靠的,这个不一定吧。

      我都不会说自己的知识或是认知全部是对的,就算我的认为我理解认知是对的,我来源的知识认知是真实可靠的吗,我也看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茶学课程,很多的内容有时书上活动课程或是帖子文章也只是讲了一部分,茶书与史料记载内容也有不一致,需要自己思考判断总结自己认为对的知识。

      我这本书的内容,是通过学习总结提炼出来的,一点点提炼出来的,我不保证绝对正确,只是在多方考证后得出自己的理解。总结出自己认为的真实内容。

      关于茶叶的历史记载,从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大一统、西汉新潮、东汉三国、西晋十六国、南北朝至隋朝又一次大一统时代,其实关于茶叶可靠记载的史料文献并不多,直到唐朝开始关于茶叶的历史文献才多了一些。

      也是因为茶叶从唐朝开始正式进去了高潮期,开始全民饮茶,不再是权贵等小部分群体的专属。我本书中关于三皇五帝到隋朝的内容也比较少,因为能查阅的史料文献也少,我也不是写小说的编著不出,那么多茶叶的精彩历史。我的目的不是为了卖书,也不是为了推广自己的经营产业,只想帮您系统地认识茶。也是对我自己知识的一次梳理,积累一些福报。”

      /小彭/“你说的我都理解,我也说了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不会全盘接受您说的,我有自己的判断,我之前也用心学习过,我向你学习的是系统认知中国茶的框架,我还会把自己之前学习认知的茶叶知识,历史文献串联起来,形成自己的对于茶叶的理解,如果全信您的,大家的理解都一样,那多无趣?

      那么这些知识就没有了色彩,我自己的修行在哪里,跑步直接到终点吗,不是的,你给我构架系统的认知茶叶框架只是一个起点,我还要继续探索,不断的给他舔砖加瓦,走出自己不一样的风景。”

      “你这么说我就放心啦,我也只是想给你打一个框架基础,你自己在添砖加瓦,我希望你能走的更远,不希望我的理解限制您的发展,我愿是你的一块垫脚石,助你站得更高,走得更远,路途更加平顺,欣赏沿途风景更加艳丽多彩。”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