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前忙碌的准备到现在即将开始正常的生活,日子如流水般消逝。期间我除了无聊就是吃吃喝喝,毫无作为,不由心生焦急,心疼那些逝去的时光。可又无可奈何。
春节的那些礼俗不可罢免,亲戚又多,每家每户走下来已到了初七,还要帮父母招待前来的亲朋。
在烟雾缭绕中,在酒气微醺中,百无聊赖地听着他们聊些我不感兴趣的话题,声音嘈杂,令我有些昏沉。
想找个角落看看书,或刷刷简书里的文章,传入耳的嘈杂使我根本静不下心来,一行字看了又看,却不知道写了什么。
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这样不慌不忙从我眼前流逝,我却无能为力,任由其荒度。
当然,也有分别一年没见的亲人,跟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嘘寒问暖,问候家里的老人身体是否康健。边磕着瓜子边漫无边际地聊着天南地北。
作为晚辈,虽然感觉无聊,但身体却是前所未有的轻松,去亲戚家拜年只需带上点礼物,带上嘴就行,走到哪吃到哪。
长辈们就不一样了。得知亲戚们哪天要来,早在前一天就忙开了,早早的买好菜,择菜,做各种准备工作。
由于都是几个亲戚约好同来的,少则一桌,多则两桌还坐不下。
亲戚要来的那天,家里像是办喜事似的,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我们做子女的就要前去帮忙。
提前摊上桌布,摆上转盘,放好碗碟杯筷。拿出糖果水果炒货,摆在桌上,然后进厨房忙开了。
洗、切、摆盘,煮的煮,炖的炖,客人来之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等时间差不多了,就开始炒。
客人一到,忙得就像炸了窝的蜜蜂,既要招待招呼客人,又要管着锅里的,只恨分身乏术。
在开席的刹那也是忙成一团,七手八脚地把菜端上桌,招呼客人落席,为了吃上热菜,往往是边吃边炒,等炒完最后一个菜,吃的快的人已经吃好了。
看着一桌子剩菜,一筹莫展,倒掉舍不得,吃又吃不掉。
客人走后,桌上地上一片狼藉,像战乱后的战场,又是一番收拾打扫,等所有的东西归位,搞好卫生,才终于完成了一桩大事。
看着她们忙碌的背影,疲惫不堪的神情,越来越迟钝的反应,以及对一桌子剩菜难以取舍的选择,我心里隐隐作痛,这种感觉每年都有,而且近几年越来越强烈。
我在微信亲友群里提议:长辈们老了,为我们晚辈做了一辈子的饭,她们该歇歇了,从明年开始,由我们晚辈AA制在饭店请长辈吃饭。
把用于做饭的时间省出来,聚在一起好好聊聊天,叙叙旧。
再说,集中AA制聚餐,还可以省下很多时间来做平时想做却没时间做的事,以及一些有意义的事,而不是把时间都浪费在无聊上。
平时都忙,难得过年有几天休息,大家都想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苦于应付礼俗,才放弃自己的爱好。
这个提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纷纷说是个好主意。只有一对表哥表嫂反对,说如此这般会不认得亲戚家的门了,会淡薄了亲情,聚餐的这天要去别家拜年云云。
期间话里话外透出弦外之音,渐渐听出一些端倪,原来像平常长辈请客,无需他们操心,更不用他们花费。
可假如依我所提的那样,那AA制的一份费用需要他们掏腰包,怪不得他们夫妻俩极力反对,还提出冠冕堂皇的理由。
对于此,我们既气愤又无奈,可我们能说什么呢?
长辈们一年年变老,平时操心操劳,一年到头,我们无以为报。
过年时请她们轻轻松松吃餐饭,尽自己的一点小心意,聊表敬意。本来是兼大欢喜的事,却被表哥表嫂变了味。
人跟人之间终究是不同的,也不能要求别人都跟自己一样的想法,只是当大家都呼声很高的时候,最好还是别一味地掺冷水,适当地保留一点自己的意见。
随民意、不搅局是人最基本的素养。
真希望通过改革,让过年不再那么累和无聊。
齐悦梦想社群更文第六十七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