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接女儿放学时,到学校旁边的小超市买菜,竟然发现有卖槐花。
在菜架上,用塑料篮子装着,满满的一大篮。
小小的花苞都包得紧紧的,呈月牙形,洁白清香,花萼嫩绿中透着淡红色,也有个别已经绽放,仿佛一只只袖珍的白蝴蝶。
有位身材偏胖、头发花白的老奶奶正在仔细挑着,用手轻轻地扒着槐花,拣去细小的树枝、绿叶等杂质,再小心地抓起一把,放在方便袋里。
我也粗略挑了一些,买回家。
到家后,将槐花盛在一个竹编筛子里,端到阳台上,趁着夕阳的余晖,拣去里面的杂质,有些还连着花茎。从花茎上捋下花苞时,柔柔嫩嫩的花苞依次从指尖滑落,觉着还挺好玩的。
将择好后的槐花,对着水龙头冲洗几遍,搁置一会儿,沥干水分。
想起老奶奶跟我说的小经验:“盐最好不要放那么早,不然槐花容易出水。”我先拌了干面粉,再撒上精盐。
蒸锅兑上水,大火烧开,在蒸屉里铺上洁净的蒸布,将拌好的槐花放在布上。
开始做蘸料。
剥开几粒蒜瓣,放在蒜臼里,捏一点盐进去,仔细捣成泥状。
在捣好的蒜泥里,加入生抽、陈醋、麻油、花椒油,再搁一点儿鸡精调味,又切了一点小香葱,撒在上面。
蘸料做好的时候,槐花也蒸好了。
揭开玻璃锅盖,升腾起一阵雾蒙蒙的热气,清香扑鼻。
这时,五岁的儿子进来了。
他瞪着大而明亮的眼睛,望着我说:“妈妈,你今天烧了什么饭?怎么这么香啊!”
我边把蒸好的槐花装盘,边笑着回答:“蒸槐花。”
“什么是槐花呀?”儿子又问。
“槐花,就是槐树上长的花。”我用筷子将蒸屉中最后一点槐花拨进盘子。
“啊,我们为什么要吃树上的花呀?好吃吗?”儿子一副惊讶的表情。
“因为好吃呀,可好吃了!”我笑着回答,将盛满槐花、热气腾腾的盘子,放到儿子面前的小餐桌上。
想起小时候,槐树花开的季节,每次吃蒸槐花时,我也会问老妈差不多的问题。
那时,我们不仅常吃槐花,还偶尔吃榆钱、榆叶。
“人们为什么要吃槐花呀?”
“为什么要吃榆钱呀?”
“为什么要吃榆叶呀?”
我妈说:“人啥不吃呀,只要能填饱肚子,树皮都能揭了吃掉!”然后,就会面带微笑,跟我分享她小时候所经历的那段物质匮乏的岁月。
女儿跟爸爸一道进来了,望了望餐桌,惊讶地指着山药排骨汤旁的蒸槐花问:“妈妈,这个是什么呀?”
儿子赶紧回答:“蒸槐花,槐花,就是槐树上的花。”
“为什么要吃树上的花?”女儿好奇地问。
“因为好吃呀!”儿子又抢着回答。
爸爸也说:“是啊,这个可不得了,是个好东西呀!今天要多吃点饭了。”
我笑而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