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伤寒论》第十三讲 几种常见病的自疗方法(一)感冒、咽炎

《说白伤寒论》第十三讲  几种常见病的自疗方法(一)感冒、咽炎

几种常见病的自疗方法:就是病毒性感冒、咽炎、麻疹、心下痞(急性咽炎)、肺炎等几种常见病,加上桂枝汤治疗的一般性感冒(普通感冒)

中药本来是非常的安全,你治对了好病,错了,错不多,也能好,错的太多,好不了。发热作这个切入点。凡是发热的都是外源性疾病,凡是外源性疾病都用一个方法,排异。如果我们见一个病有发热,我们就认定它是外源性疾病,就认定用一个排异的方法,这个就有了一半,我们再看看热型,就是发热的不同的类型。

这个发热的类型怎么个分法?从哪分,我们知道发热从体象、身体的现象,还有一个意象,比如说恶热、恶寒、喜什么、厌什么、这属于意象、体象、脉象,舌象,声象,色象,物象这七个现象。

发热恶寒,恶寒这是个意象,发热是体象。恶寒的发热是身体这个肌肉组织自己制造的热。这个恶寒有轻也有重,发热体温越高的恶寒就越深。发热不太高,比方说37-38度,这时候恶寒也很轻。如果到40度的体温,恶寒是要颤抖,冷得受不了,盖上床被子,还是冷。体温越高,恶寒越重,体温不太高、恶寒也不太重。大家记住这点,凡是发热恶寒的都是向体表排异的。

发热恶寒,有汗,浮脉。这个浮往往不是单纯的一个浮。有的是浮数,有的是浮缓,这个一分钟啊不高也不低,很缓和,这个叫脉缓。缓区别于数,跳得非常快,那一分钟80-90次,或者还以上,或者是脉紧,区别于这两个。脉缓,不快也不沉,它很浮浅,我们看到这个脉象,知道向外排异的,表明了一个问题,循环大量向体表组织供血准备出汗,往外排,这是一个脉象。

如果这个人要不合并别的病,舌象是正常的,要如果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是亚健康,这个舌头上有一层薄薄的白苔、没有津液、比较干,那么感冒以后也还有这个白苔。感冒以后症状肯定会有所变化,表现喜呕,老想恶心,这都是连着的,由此及彼,我们看到这块就知道别的了,如果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有亚健康,他这个舌苔一定是薄白、没有津液、干,这个怎么办?还有一种情况,这个人感冒以前就有气管炎,或者就咳嗽。这个怎么办?我们先说这个不合并别的病的这种怎么治。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大枣12个,生姜20克,一块煮,一次喝二分之一,喝药后喝点热粥,盖住被子盖暖了,出一点汗,好了。

如果要是合并,感冒以前就有薄薄的白苔,口腔发干,他感冒后,呕,老想吐、恶心,桂枝汤加30克柴胡,吃了就好。如果他感冒以前有气管炎、喘,加厚朴30克、杏仁20克,吃了也好了。如果说有项背强疼、发直,一活动就疼,加葛根。如果说项背强不明确,又像有又像没有,没关系,你就加葛根,加了也有好处。再一个你就是有汗没汗啊,我也拿不太准,桂枝加葛根、汗就出来了。要如果有明显的汗,也没有项背强,不用加葛根。这是一种普通感冒,这种感冒往往是打喷嚏,流鼻涕,或者鼻塞,这是一种感冒,这种感冒最常见,就这方子,非常安全。

学生:刚才加柴胡什么意思?郭老:就是他原来有亚健康,感冒以后一定有恶心,呕,因为柴胡止呕,加柴胡效果特别好,不加也能好。恐怕不是一副药能好。加上柴胡我断定一副就好。我们要求是最准,最好的效果、一剂药好病! 

学生:柴胡,葛根量?郭老:都是30克。这是成人的有效量,要如果说是16、17、18,14、15挺大的大个子,照样吃成人量,要如果12、13、8、9岁啊,可以吃半量,再小再减。

桂枝汤方:桂枝30克、芍药30克、甘草13克、大枣12个,生姜20克,一块煮,喝药后喝点热粥,热粥增加体液助药力排汗,这个方子一定是有汗。

炙甘草和生甘草我说没什么分别,但也有点区别,那炙甘草加了蜂蜜,我除了在炙甘草汤里用炙甘草,一般我没用过炙甘草,我都用生甘草,也都把病治好了。

有喘的,包括咳嗽,加厚朴20克、杏仁20克。葛根这药特别平和,葛根的粉取出来可以当食物吃。麻黄汤那病,你喝多少热水怎么着也不行,也没汗,那40度高烧,身上光溜溜,那才叫没汗,而且特别的恶寒,那个基本错不了。

不管病毒变了多少代,我们总是一身汗把它排出去。麻黄汤就是治病毒性感冒的。所有的病毒都身疼,头疼,腰疼,骨节疼,肌肉疼,这是病毒性感冒。病毒性感冒的热型,发烧,恶寒,体温39,40度以上,恶寒是全身颤抖,很深的恶寒,头痛、身疼,骨节痛,肌肉疼,这种感冒,脉象浮,紧,脉摸着血管的张力非常的强劲。病毒性的感冒,无汗,它的性质就是无汗,一点都没有。

但这次感冒,我们一看这个排异反应是在体表,而且汗腺分泌障碍,我们就知道因势利导,桂枝汤是增加体液,这个体液很足,并不是缺体液而是有体液汗腺不分泌,用麻黄汤打开汗腺,促进汗腺分泌。这个麻黄不仅促进汗腺分泌,还促进利尿。

这个高烧的都有喘,这个喘不是肺炎,这是肺往外散热,调节体温散热的,急促的呼吸跟外界的温差散热,这种喘。但是体表汗腺不分泌,可是肺的压力就会增加,因为肺也是表面、也时时与外界通气,所以就喘。麻黄开张汗腺,桂枝温通血脉,杏仁促进肺向外排的能力,它叫治喘。

这个病毒性感冒用发汗的方法,只要汗一出来,我说给你,一次就好,吃两次的时候少。一剂药分两次吃,吃了第一次,出了汗了,退了热了,也不疼了,哪也不难受了,那第二次不吃了,扔了。这个就习惯用量,麻黄14克,一次吃7克,绝对有作用,如果说身高不太高的,在160cm以下的,瘦的不太高的10克麻黄,桂枝30克,如果用麻黄少了你不放心,你加葛根30克也行,保准出汗,没问题。杏仁不要超过20克,捣碎,甘草13克。这个也不用喝热粥,吃了麻黄汤过不了3-4个小时吧、最多不超过5个小时,就出汗了。

咽炎。这个咽炎也发烧,也有的是不怎么烧,有的多少有一点,还有的人是一点也感觉不出来,反正就觉得身上乏力,没劲,嗓子疼,这点绝对不能含糊,一看充血了或者肿了,这是急性咽炎。这个可就不是发汗了,现在这个咽炎是透表法。

这一个的热型,也不在于体温多么高,有的人看不出发热来,他说不发热,但体温一定在基础体温之上,这是不能含糊的。这个特征就是咽喉疼,有的大便硬,有的大便还稀溏,有的发渴,有的不渴。

咽炎的治疗 (银翘透表汤):银花30克,连翘30克,牛蒡子30克,紫草15克,桔梗20克,牡丹皮30克,知母30克,甘草15克,怀牛膝30克,石膏30-50克,大青叶30克,山豆根15-20克。

这个方子对于急性咽炎,往往一付药就好,吃两付药的有,少。这个方子非常的平和,非常的安全,效果非常好。有便秘用知母,没便秘去了知母,口渴用石膏、不渴不用石膏、如果用知母30克,石膏40-50克都可以。别看石膏,非常平和。

发汗是从汗腺往外排,透表是从微循环往外排。简单说下这张方子。这张方子有伤寒论的一部分, 也有温病学上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是我的。比如说,伤寒论的方子,有桔梗,甘草,知母,石膏,温病学上的是银花,连翘,牛蒡子,山豆根,我的这一部分是把伤寒论一部分拿来,温病上的一部分拿来, 我组合起来,加上了一点东西,方义是透表。透表的东西就银花,连翘,牛蒡子,清热的是知母,石膏,桔梗,甘草是局部的往外排脓的,没有脓当然不排脓,排什么啊?化脓以前是什么啊?血,还没化脓呢,我们不能等到化脓了再治吧,越早治越好。那些有毒的血,充在这儿,让它向外排,向下排。向外排的是桔梗,甘草,向下排的是什么,是牡丹皮,牛膝,紫草,知母,这是向下排的。

大青叶下头那个根啊就是板蓝根,上头的是大青叶,它也清热解毒,大青叶作用和板蓝根差不多,比板蓝根还便宜。山豆根是解毒的, 专治嗓子,治咽喉,解毒的。

白虎汤里石膏知母甘草,治什么啊,身大热,发热恶热汗出而渴,大热病,一用白虎汤吃了就好。我没病吃石膏,也没寒也没热,它解渴,听明白了吗?黄连黄芩干姜治什么,治肠炎。我说药没有寒热,但是你要记住,药一定能治什么病,不能治什么病,你老在温凉寒热里出不去,你会治的病太少了。听明白了没有?

排肘痈和盲肠炎不一样,盲肠炎要排,大黄牡丹皮,顶多两副,完了什么事也没了。盲肠里排出来了。一吃这个药剧烈的运动,肠腺大量的分泌,分泌什么啊,从血里把东西分泌出去了,盲肠的血都到这儿来,哪儿去了?从大便里排出去了。肘痈呢,从哪排出去,从汗里出去了。

透表要从汗腺里往外排,你怎么忌汗呢,我就悟到了,它是从血里排。唯有从血里排才忌发汗,汗一出血液粘稠了,血液丧失了水分变粘稠了,循环不利, 不利循环就不利排异,所以我用的血药。我再给你加上一点,牛膝杜仲,治腰疼腿疼为什么?它把血引到腰和腿上来,腰和腿这两个组织得到营养了,这有营养什么都有了,把有害的东西带走了,把有用的东西都带来了。加强腰以下的循环,那病就没有了,这叫自主调节。

盲肠炎的治疗 (大黄牡丹皮汤):大黄15克,芒硝15-20克,牡丹皮30-40克,赤芍30克,红花20克,桃仁20克。

使用方法:大黄捣碎了,把药煎成了,泡这里渍出来,渍出来把大黄去了。然后把芒硝溶入这个汤里,效果特别好。问:大黄应捣碎?大黄捣碎不捣碎不要紧,大黄切成片。

大黄芒硝是通大便的,桃仁是活血的。大黄是促进肠蠕动的,蠕动就分泌,分泌就往下走。芒硝溶解在水里,这一碗,叫高渗溶液,走到哪块哪里都不吸收。就这么一杯水灌在肠子里,它不吸收,你看这个水走啊走啊走,把肠子里的东西都带走出去了。

这个方义它有个意念,大黄让这个肠子剧烈的运动,那个肠腺使劲的分泌,那个血就循环来分泌,分泌出去的什么啊?都是有害的东西。这个大黄一运动,那个芒硝来了,这么一些水在肠子里转了一圈,到肛门出去了,盲肠整个这么粗没了。肠子蠕动啊,肠腺分泌的,那肿从循环到肠腺分泌出去,芒硝洗了一下,出去了。还是人的本能,要是本能丧失,肠腺不分泌,就不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