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篇 找到心灵的家其实很简单

各位亲爱的家人,全世界的兄弟姐妹们:大家好!

生命本来就很单纯,可是人的自我意识出来之后,他就会把单纯的人生变成很复杂。自我是不甘寂寞,不甘平凡平淡,他就要玩很多把戏。玩到后面迷失了,不知道回家之路,不知道心灵的家在哪里。结果玩到后面变成为宇宙的流浪人,成为宇宙的孤儿。

所以内心就不安,不安然后到处去请人帮他安其心,到处去找能够让他安心的门派、方法或是依托处,结果生生世世一直在那里找寻,但总是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安心。

如果你真正找到安心,你就不用再找;如果你真正找到心灵的家,你就不用再修。我讲的是真实的,所以希望大家清楚了解:要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不在于你经典读很多,不在于你饱学多闻,多么地会解析、会讲,都不是那些。不是用很多的方法在那里修,或是强调我的门派最好,那个都还是在玩游戏,玩十八般武艺,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家。

如果你找到真正的家,你就会发现那些都是多余的。要找到真正心灵的家,本来就很单纯,可是偏偏众生把它搞得很复杂。告诉你的人,他已经把它变的很复杂,所以你学了之后,也认为就是要这样,所以又把它变成很复杂。

人要学会单纯好像很不容易,就像要学到柔软,学到不争,很不容易。但是要告诉你,怎么样去强势,怎么样成为强者,怎么样去争,你就觉得:嗯,这个有挑战性,可以!那你就会接受各种训练,磨练,然后让自己成为强者。但是告诉你,要学习到柔软、不争,回归单纯,竟然是那么的困难。

所以这就是老子所讲的:“为学日增,为道日损”。一般世俗做学问的方法,都是越修越厉害,越学越多。但是你要“为道则日损”,要真正找到道,那是减法,那是要用减的,要去除的,去除掉我们那些观念知见,去除掉那些成见包袱,去除掉那些佛学专家的观念知见心态,去除掉那些我很行我很厉害,我要争第一,我要赢别人,这些都要逐渐一一地去除。如果这些没有去除,我慢之心,没有净化掉的话,那你是没办法真正找到道。所以本来就很单纯,大道至简。

现在协助大家回归到越来越单纯,不要变成那么复杂。我是把各种方法都尽量简化,方法越单纯越好,越简单越好。包括要修行,要迈向开悟的你,所研习的经典也是一样,越少越好,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没有找到,才需要学很多;如果你真的找到,一本就够了;如果你真的悟性够高,你连一本经典都可以不用。你只要学会读懂这一部无字天书,大地风云经,一切就够了。释迦牟尼佛所读的也是这一部无字天书,他不是看其他任何经典而得到智慧。老子也是一样,高等的智慧一定是来自于读懂这一部无字天书。

所以你读千经万论,如果你读不懂这一部无字天书,你所学的都会容易变成所知障,增长傲慢。很会写文章,写论文,很会解析,很会讲,可是却没办法真正的安心自在。所以你是要修真的还是修假的。修假的,你就是修一修之后,然后一样继续追逐名利,长养名利心,透过修行,然后来实现自己的欲望、野心、名利心。成为别人所谓的老师、明师,可以成为追随者,被追随者。这个都不是真正的修行。那只是透过修行来强化自我,还是在世间法里面缠缚轮回。如果你要修真的,那就是来到了悟宇宙真理,了悟生命实相,了解生死大事,了解生命怎么来的。

所以如果大家要修真的,大家要来到真正的安心自在,真正的找回真实的生命,找回真正的自己。如果你真正为这个而来,为了安心自在而来,那就尽量回归单纯。而这个回归单纯,再讲具体一点,就是你重点只要放在,清楚地认清道是什么,道与我们生命的密切关系。你只要扣住这个核心去体会,这样就够了。非常简单,非常单纯,不在于你的定力有多深,不在于四禅八定,不在于说我一打坐就可以几个小时不动,或是看到什么觉受,什么光,重点都不是在那些。

重点是在于您能不能随时都去体道悟道,随时都去认清道是什么,然后让自己随时随地都浸泡在道里面。为什么我会一直强调这个道的重要?因为你没有找到道,你的生命就一定处在不安的状态,那你就要生生世世地修行。也就是你没有找到生命的源头,不知道生命怎么来的,你就不知道生命终极实相依托在哪里。所以你的内心深层心灵里面,他一定处在不安的状态。就是因为深层内心不知心灵的家在哪里,不知生命终极实相在哪里,所以才需要修。你如果真正找到,你就安心自在,你是玩益智游戏而不是在修。而这方面,本来就很简单很单纯,不要把它变成很复杂,所以希望大家越单纯化越好。

现在重点就用在随时随地都在找出道是什么,体会道是什么,然后让自己浸泡在道里面。扣住这个重点,你就很快可以切入,你很快就像那个树苗扎根,扎根之后他就会稳健地成长、茁壮。人没有找到道,你的生命就是浮而无根的浮萍,空飘的气球,所以内心不安。你看众生一直在找寻各种方法,都是为了找寻安心之道。

可是一般人所找寻,往往都是不究竟的,就是所谓的方便法。比如说有很多人,他认为没有钱的话,他内心就不安,所以他就用很多的生命,拼命去赚钱。他认为有金钱就能够让他安心,但是当他赚到了金钱之后,真的安心吗?还是不安心的,而且往往金钱又带来了更多的忧悲恼苦、患得患失。

有的人认为,我要找个伴侣来结婚,这样我才能够安心。所以百般设法就是要找一个人来在一起,不管有没有结婚,他认为我有一个伴侣,这样我才能够安心。你找到之后真的安心吗?

我们在坐很多都是过来人,你真的找到伴侣,找到另一半,结婚之后你就真的大安心大自在了吗?如果你真的大安心大自在,你也不用修行,真的不用修行。如果你大安心大自在,你干嘛还要在那里熬腿,还要在那里受闷热,还要在那里坐得腰酸背痛。就是因为你还有不安心,所以才需要再修。有的人认为,我怕我老的时候,没有人可以照顾我,所以多生几个孩子养儿防老,你认为这样就可以安心吗?

所以,大家要知道,一般人努力拼命奋斗、打拼,都是为了解决内心的不安,就这样一个很单纯的目的。而一般人所找寻的方法,却都只是暂时的,短暂的安心,没多久问题还是继续浮现,这个叫作不彻底,叫作暂时信仰方便法。你以为我读很多经典之后:哎,我懂了,我就可以安心。但是你兴奋一段期间过后,安慰一段时间之后,没多久还是一样,内心的不安继续浮现。所以这就是佛教佛法所提到的,你找的到底是暂时信仰还是宇宙终极实相依托。很多人认为:我读的这个就是讲宇宙终极实相经典,究竟的经典,我们学的这个就是真实。那是头脑观念知见,可是你真的找到了吗?所以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地体会什么是暂时性信仰,什么是宇宙终极真理实相。

还有非常重要的,什么是暂时性的信仰,什么是宇宙终极真理实相。佛教里面都会提到皈依,事实上,皈依他就是帮助我们心灵有所依托,那这个就是要帮助我们能够渐渐安心。但是同样的,如果你找的依托只是暂时性信仰,但是你不知道,你把生命就投注在那上面的话,到了一段期间,因缘一变化之后,你就会发现,梦幻又破灭了。

本来以为去追寻一个依托一个大师大善知识大偶像,认为这样就可以安心。但是一切都会无常变化,而这个大偶像,有一天他死掉了,你怎么办?或是有一天他还没有死掉,那你就快要死掉了,你怎么办?你要死掉的时候,他不会陪你去死的,你还是一样要孤单地自己走。

所以大家要好好体会,一般众生,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或是做什么事情,只要你内心不安,你就是一定要设法去找安心之道,这个过程,就称为依止的过程。我们的心因为不安,所以要回归依止什么,这样才比较能够安心。就好像小朋友如果他离开父母亲身边,尤其是婴儿,离开父母亲身边,他就哭,就不安;当父母亲把他抱起来,他就会安心。

大人也都是一样,只要你没有找到真正的依止处(皈依处)、宇宙终极真理,你的内心一定是不安。不安就要到处去寻寻觅觅,找寻各种安心之道,所有的修行说穿了,就是找寻安心之法,安心之道,而这个安心就又分为方便法和究竟法。

像这方面,我以前是从小就一直在寻寻觅觅,几十年我就是在找寻安心之道,安心之法。我要了悟生死大事,所以在整个学习修行成长的过程,我觉得这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其他什么再多的名利、爱情、家庭感情,这些都没办法真正解决我内心的问题。

所以在一路成长过程,很奇怪的,我就是扣住那个核心,觉得这个才是最重要,其他都是次要。所以就这样,几十年下来,到后面经历过很多很多的考验,挑战,吸引,然后一关一关地过,一关一关地去突破,到后面才找到什么叫作真正依止处、宇宙终极实相。

包括一般人所认为的,我们要以佛为师,以经典为师,以僧众为师,这个我也做过。做过但还是一样,没有能够真正安心,因为那些变成只是一个观念知见,一个信仰。你的心灵还没有真正来到安心,你心里是清楚的,我不能够自我欺骗,自我麻醉。不能够说,办个皈依仪式然后我就安心自在,我不能够这样催眠我自己。

我是要来到,要真的,不是要仪式,不是要假的,我是要玩真的。所以就这样一路找寻真正的安心,真正生命的生死大事。一路扣住这样的核心在找寻,一关一关地去检验,去面对,才知道什么是方便皈依还是究竟皈依。一般的追随,什么叫了悟宇宙终极真理实相。

经典教理我研究过很多,但是所有的经典没办法让我真正的安心。经典你能够理解,但要真正去做到,需要有人来引导,所以就去找寻过来人来引导我们。而那时候要找寻阿罗汉,找寻所谓的活佛,因为他称为阿罗汉,称为活佛,表示他的修行证量是来到最高,他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究竟皈依宇宙终极真理。但是又在那个世界里面玩了十几年,那些认为他们修行证量很高的人,还是没办法让我真正的安心,也就是没有找到真正的究竟皈依宇宙终极真理实相。

就这样一路地去寻找,寻寻觅觅,再继续去寻找寻觅,到后面才体会到,什么是一般暂时性的追随,什么是宇宙终极真理实相。而这个找寻宇宙终极真理,跟一般人所理解的,有很大很大的落差,难怪以前没有人能够协助我去找到。因为一般人认知的就是那一套,但偏偏那一套是我去实验的,就是没办法让我真正安心。而我后面所找到的,却是一般人所不以为然,所否定的,是一般世间人所排斥、所否定的。

所以我以前在学习的过程,去找寻很多人,请他们引领我能够找到宇宙终极真理实相。但是一般人所用的方法,我去实验了,都没办法真正安心自在。后面当我找到生命的终极真实时,却是一般人、一般宗教师却是否定、否认的。但是我知道什么是真的,什么是暂时性的信仰,什么是宇宙终极真理实相。所以当我找到之后,我知道要把这个实相推广开来,是很困难的,因为跟一般人的认知是很大很大不一样,甚至有点像180度相反。   

但不管怎么样,既然我体会到,找到什么是真的,有因缘我就把它讲出来,有缘的人就共襄盛举,回馈给有缘人,把我所知道的毫无保留、无藏私地讲出来。因为这些都是经过我的实验,到后面证实这个才是真实的,

所以你们现在所在用的,道法自然的禅修方法,这就是我实验到后面,发现这个才能够让大家,真正在短期间内回归到我们生命的源头,找到生命的终极实相。我没有否定方便法,没有否定一般性的信仰。但是如果引领我们的人,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宇宙终极实相,他就会引领众生一直在方便法上面执着抓取,就会形成生生世世常追随。所以现在要跟大家分享的,希望大家扣住这个核心来深入。

我对大家无所求,因为无所求,所以不需要欺骗。因为我本身没有缺什么,也无所求,所以有因缘我就讲真话,讲真理、讲实相。

现在请大家好好地去扣住这个核心,找寻生命的根源,也就是找寻真正的道,有的人会认为,那个道跟我有什么关系?因为一般人对于道是什么,不清楚不了解,所以就一直透过各种方法去找寻。前面已经讲过了,什么是暂时性的信仰,什么是宇宙终极真理。

我现在要协助大家早日找寻到真正生命的终极真理,这是我用生命去找寻之后,发现这个才是真实的,现在就回馈给大家。

这一棵树,是我们澳大利亚在栽种的这些树苗。这一棵树,如果它没有种在地上,没有种入土中,没有扎根的话,这棵树苗它会怎么样?很快就死掉。我现在是要讲真的,讲真理实相,这一棵树,如果它没有种到土里面,它的生命,没有跟生命的源头连接,所以它很快就会枯萎掉。佛教都会提到说生命如渐少水之鱼,生命如同那个一天一天水渐渐少的那个鱼,没多久就要死掉,这就是因为生命没有跟源头来连接,所以生命就会逐渐枯萎的感觉。

如果这一棵树,它没有跟根源连接,就会很快枯萎掉;如果它顶天立地扎向土地,又活在天地之中,吸收天地的能量,这一棵树它就能够渐渐地长大。

大家好好体会,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回归到天地父母,没有向大地扎根,没有跟天地连接的话,你的生命就会惶恐不安,生命就会渐渐萎缩。包括那些自闭症的人,他的世界是跟天地隔阂开的。那些消极悲观,生命萎缩的人,都是因为没有跟天地连接。不要把这个天地变成很抽象,天地,天就是整个虚空还有太阳,地就是山河大地,就是土地。

树,它要向土地扎根,生命才会健康地成长、茁壮,人也是一样,我们只是会移动来移动去。大家好好体会,我们的生命如果没有向土地扎根的话,生命就是成为浮而无根的幽灵。

我们的生命要来到向土地扎根,只是我们扎的根,跟植物扎根会有不一样,植物,它是在固定在一个地方扎根,所以它不移动来移动去,人会移动来移动去。但同样的,如果我们的生命,不懂得向山河大地扎根,生命就会浮而无根。

你不知道生命的根源,就会过得惶恐不安,你就到处要去寻寻觅觅,去找各种安心之道。真正的安心之道,我现在跟大家讲,本来这个是你倾家荡产,也不一定学得到的。但是现在不收你们任何的学费,就要把这种真正是最珍贵,生生世世在找寻的,真正宇宙终极实相,现在就是毫无藏私,无保留的,要跟大家分享,所以希望大家好好珍惜。

这一颗苹果,我们一般拿到苹果就啃、就吃,那你有没有去想到,这一颗苹果,它要出现,要存在,需要哪些元素哪些因素?我们一般往往都是很肤浅的:我用钱买,买来我就啃、就吃,我比较有钱,就买那个有机的,我更有钱,我就买那个自然农法的。因为那些都越贵,买来就吃,然后很少去探讨,这一棵苹果怎么来?

我们现在慢慢地了解:哦,这个很简单,我们苹果就是苹果树长出来的啊!好像我们就找到了答案,苹果树开花结果,长出来。我继续问你:那苹果树怎么来?哎呀,你这个人头脑有问题吧?这个就是农人他们种苹果树,然后去浇灌,去爱护,没多久苹果就结出来。

我们好像都会找到很多答案,但这些答案都还不是真正的答案,这些答案都只是表层浅层的答案。如果继续问下去:这个苹果、苹果树,它要依什么才能够活着,才能够长出苹果?很多修行很厉害的人,他可能在那里放光加持。我是做不到那些,我的爱可以给他们,那是一个助缘,我只是个配角、助缘。真正的主角,真正能够帮助这个苹果树稳健成长,开花结果的是什么因素?是大地母亲供应营养,阳光,空气,水的滋润,农人只是一个助缘。

我到这个苹果树旁边,我跟它讲:感恩你,我爱你。当然这个苹果树它也会比较高兴,比较舒服。但是我所能够给它的也只是一些助缘。真正苹果树,它要能够顺利成长,开花结果,一定是要天地父母的化育。

大家好好体会,你现在就把自己的生命带入,你就是一棵苹果树,我们的生命要能够健康成长,来到开花结果,有成果,各种人为的助缘,这些都是我们生命成长的助缘。

对,我们要感恩。父母亲的爱,亲戚朋友的爱,别人的关怀帮助,这些我们都要感恩。但是我们生命真正能够健康活着,真正能够开花结果,背后那个最重要的元素,我们不要忘了。如果没有天地父母,没有道的化育,没有道的支撑,我们的生命不可能存在,所以大家要好好体会。

在《道德经》17章就提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一般人所看到的都是次等的,看到的是显相的,而那个真正最重要的背后元素,一般人都把它忽略甚至否定。所以我们对事情的看法真的要深入,要深入到根源。我们有甘露水可以喝,要饮水思源。而这个思源,源头,你找到的是到什么样的层次,跟你生命的深浅度有关。

如果你看得肤浅,你看到的就只是这样而已,我们因为父母亲赚钱,然后我们有钱去买水来喝,我们有钱所以装自来水,你看到的就是很肤浅。能不能继续深入往根源去找,这些水怎么来?饮水思源,真正的源头在哪里?你要去求真求证。不要白喝水了,不要白吃饭了,不要白过日子了。

要真的活过来,要真的了解生命实相。不要像一般人浑浑噩噩过一生,忙忙碌碌过一生,忧悲恼苦过一生。真的要有深度去探讨,我们生命能够存活,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在养育,那个源头在哪里?

我们看,这个是马来西亚的榴莲,真的很好吃。一般人认为我们这是买来的,那这些小贩,他们这些果树又是哪里来?这很简单,那个就是榴莲树长出来的,榴莲树的那些农民照顾,所以有这些成果。我们一般人看到就都只是在人文,人类的文明、人类的文化,人类的作为,往往都只看到这个层次,而很少很少去看到真正最大的功臣:道,天地父母。这就是你生命看得深浅度,你看得肤浅,你的生命,开出来的智慧就很肤浅。

你看得越深入,真能够看到源头,你的生命就会来到,从根源,包括你的智慧,你的创造力都会像泉源一样流露出来。所以如果你们能够从那个榴莲果,然后进一步去深入探讨,这个榴莲果是因为有健康的榴莲树,健康的榴莲树是因为除了有人类去关心之外,最重要是天地父母在养育、化育。

所以生命从哪里来?就是要这样去找寻。所有的果树,它的生命是依靠什么而存在?都是天地父母在养育。大家要慢慢把自己带入里面,如果我是一棵榴莲树,我的生命是要依靠什么而存在?你真的这样深入去探讨,你才会找到生从哪里来?原来是天地父母在养育我们,所以你随时随地都是安心自在,与道合一,与天地父母合一。

如果说有一天缘尽的时候,这一棵榴莲树要倒下,它也知道,很安心地融入天地父母的怀抱里面,一样是不生不死。它完全地接受变化,完全地接受天地父母的化育、变化、祝福。大家好好去体会,你要这样深入,你才会真正找到安心之道,才会找到生命终极实相并依托他。

我现在是从大家可以比较容易体会到的果树这样切入,慢慢地等一下就会切入到人,但是在这个过程我就希望大家,你要把自己带入里面。讲苹果树的时候就把自己变成一棵苹果树,讲榴莲树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颗榴莲树。

这是黄金椰子,你看你生命,能够黄金果实累累,对,只要你好好地扎根活在天地父母的怀抱里面,你的生命就能够健康成长。所以他一段期间就会开花结果,但不要忘了,我们生命的根源扎向哪里?扎向天地父母,顶天立地。

虽然我们在立地,但我们会走来走去。虽然你会走来走去,但不要忘了,我们的心,我们的根,有没有跟天地父母连接在一起?还是你认为这个土地跟我生命无关,跟我修行无关。如果你认为这个土地跟我生命无关,跟我修行无关,你的生命就是浮而无根,没办法扎根,所以你就会彷徨不安,你就要一直地去寻寻觅觅,一直地去修行。

所以你看,不管是在街上,在道场,你都可以看到来来去去的人。如果你的生命,不知道这个土地就是道,不知道这个土地就是在养育我们,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你不知道的话,你生命就不会跟土地连接,就不会跟土地扎根,所以你的生命就是漂浮的,不安的。不安就要去找,找各种所谓的安心之道。那有的就在努力精进用功修行。

如果你的观念知见不正确,你没有学到心法,不管你在道场里面怎么样精进用功在修行,你每天不是静坐就是有觉知的走路,就算你在身心对焦在走路,你也觉得这个土地跟我的生命无关,跟我要找寻安心之道无关,所以就会像一具行尸走肉在那里走来走去,他只是在练定力,练觉知,而觉得这个土地跟我生命无关。像这样的话,你再修个几十年,再修几世还是一样,你找不到根源。

所以这个不是修行方法的问题,不是修行多久的问题,而是你的观念知见有没有校正过来的问题,你有没有了悟到真正生命实相,有没有找到真正生命的根源。所以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你一样在那里走来走去还是一样,就是个机器人,或是一具肉体行尸走肉在那里走来走去,练禅定和身心对焦。

如果你了解了心法,你知道土地就是道,土地就在养育我们,以前我们没有认清出来,现在我用心去感受,去体会,去求真求证。所以你在经行,要知道,你要很有觉知,而这个觉知不只是在开发定力,开发身心对焦这样的觉知,不是这样,而是要进一步,用心灵去感受我们每一个脚步,我们是不是都跟土地扎根?我们的心有没有跟土地连接?有没有感受到是土地,地球母亲在养育我们的生命,在支撑我们的生命?

如果你没有感受到这个,你的生命就是一个行尸走肉,走来走去而已,你不会安心。所以为什么有的人他在道场里面,在丛林里面,精进用功几十年,打坐经行几十年,还是在那里继续修。因为他觉得那个土地跟他解脱无关,那个土地跟他生命无关,跟他修行无关,而那个观念知见,一直被引导只是在这个小小的个体肉身里面。所以他的生命,跟大自然是隔阂的。

实相上他没有一分一秒离开过天地父母。但是人因为灌输的错误的观念知见,就是那些错误的观念知见,让自己的生命形成一个无形的囚牢,把自己跟大自然隔离开了。那也只是自己的认知,实相上,他还是浸泡在天地父母的怀抱里面,但就是那些错误的观念知见,让他找不到道,找不到家,就只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知见梗阻着。

那我们现在了解这个观念之后,就很简单。如果你不了解,就一直在那里枯坐练功夫,我一定要怎么样坐,坐到有一天什么黑漆桶爆破!坐到有一天,我开悟了!坐到哪一天,我怎么样了!

但是要知道,那些都是在自我的世界里面,用自我在构筑梦幻世界,而真实的生命就在你的屁股下面,被你坐着,真正的道就在我们的脚下,真正生命要扎根,真正生命终极依托处就在您当下所处的环境里,真正生命的终极真理实相就在你的脚下。问题是大道至简,这么样公开坦白无藏私地呈现给大家。

可是,一般人却是否定他、排斥他,所以否定真实的,然后他就在那个小我的世界里面,在那里努力地修,努力地打坐,拼命地用功。你看否定真实的,在这个小我个体肉身里面,在打坐,你怎么找到?所以,修行不是为了修行,打坐不是为了深定,不是为了打坐,经行不是在练功夫给别人看。

如果你真的观念知见正确之后,不管你在走路、打坐,你随时都是浸泡在天地父母的怀抱里,当你真正体会到这个层次,不管你行住坐卧全部,你都能够来到安心自在。这个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所提到的:“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那个就是你知道道遍一切处,我的生命不管到哪里,都浸泡在道里面,那个不是信仰,不是催眠,那是真正的体会到。你真正的体会到不管你做什么,你都安心自在,而且生命都觉得很踏实。

当你找到生命的根源,你生命扎根,你就会稳重。你找到生命的根源,你的生命就会有各种活力,就会成长,所以没多久就会开花结果。你做什么事情你都会安心,也会把所做的事情变成很神圣。

这是我们生态村的这些年轻人,他们学习了《道德经》之后,他们就在大自然里面去体会活生生的道,然后让生命能够跟天地融合,合而为一,所以做什么事情也会越做越快乐,越安心自在。

我们在课堂里面来听课学习。要知道,不是学那些抽象的观念知见,然后要炫耀我懂很多。我们是要建立正确的观念知见,让我们早日找到道,让我们早日能够真正地与天地与道溶为一体。

所以真正最快、最安心、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你体会了道是什么之后,就要把前面的观念知见,透过我们道法自然的方法,然后让我们随时随地都浸泡在道里面,把前面的观念知见,透过我们慢慢地去体验。深入去体悟,你就会越来越清楚,一回生二回熟,慢慢你就会越来越清楚地体会到,我们的生命都是靠天地父母在养育。

你正确清楚地体会到,你的每个脚步都跟山河大地扎根,你的生命就安心自在。要安心,要找到生命真正的终极依托处,我跟大家强调的就是必须要认清出道是什么,然后向道深入行,深入去扎根,能够这样,你就能够来到真正的安心快乐。

希望大家不要用错功,不要冲错方向。希望大家能够真的一天的用功,你只要方法对,观念知见正确,一次一次地去练习,你就会有扎根的感觉,会把很抽象的变成为实相,把那些观念知见变成为事实。

你的生命就是会活得很真实,很安心。不要催眠,不要欺骗自己,不要向外冲,不要向外找,真的一步一脚印地去扎根,一步一脚印地去感觉、觉知土地,你每一个脚步,你到哪里都去感受,没有土地的化育支撑,我的生命还能存在吗?好好地去体会,你就能够正确清楚而且不动摇地体会到,天地父母就是我们生命的根源。

你就会体会到道是什么,生命就能够来到与道合一。这个,人人机会都平等,问题在于您有没有用心去练习,去实验,去求真求证,有,自然就会有成果,自然就会成长。

后面再陆续跟大家再分享,今天是从山河大地,跟土地扎根,后面会再继续跟大家更深入地引导,希望大家一步一脚印,扎扎实实地去体会,你一定可以找到,可以清楚地认清,可以找到生命终极实相,就在每个当下,遍一切处都是。

祝福大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