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就是信任。
这个信字,很是重要,就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仁义礼智信中的信。
这个信首先是人的语言,语言说出来,其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让他人相信。
语言如果能让他人相信,首先,自己要相信。
自己认为是对的才说,自己认为可行的才做,自己认为能够满足他人要求的才承诺。
否则,到了兑现的时候,就不是尴尬那样简单的事了,而是失信于人,被列为不值得信任、不靠谱的人。
对于这样的人,处理方法很简单,严格的规则是,他欺骗了我们一次就叫停,这种人不能继续合作,宽松的规则就是事不过三。
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则或者说底层逻辑,是因为,与这样的人,无论任何原因的交往、合作,很可能因为对方的不靠谱,导致事情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造成损失。
做任何事情,相信都是基础,是基石。
首先,自己要相信自己,无论自己做什么,要有自信,这种自信是建立在深思熟虑基础上的,是智慧的而不是愚昧的,是客观的而不是自以为是的。
当我们能很好地相信自己,非常有自行的时候,我们就有了相信他人的能力,而且要充分相信,这种相信也是通过对方的语言、行为来检验的,当对法说话有谱、行动靠谱,这就是值得相信的,是能够长期交往和合作的,否则,要果断把对方列入黑名单,进行切割,及时止损。
我们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要负责任,尤其在承诺他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某些事情的时候,一定按时保质完成。一旦答应他人在某时刻见面,无论是约会、谈判、签订合同等,都要略微提前一点,真诚待人。
用真诚换真诚是这个世界能够持续向好的底层逻辑,是能够正面前行的基石。
相信自己是能力,相信他人是智慧,相信是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