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在各种社交平台和生活中总能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他们或厌学或厌世。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的时候,我的内心就隐隐作痛。
看来心理健康的知识真的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了,挺想帮助这样的人但无奈有心无力。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健康呢?
它的概念是:心理健康是指心理形式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的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具体说来,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曾认定心理健康的标志是:“1、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2、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3、有幸福感;4、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由此对照,可以判定你家人或者孩子是否心理健康?
心理不健康又分为三类: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型心理问题。
当然心理健康与不健康这才是我们能进行自我调节的范畴,如果心理正常与不正常,这便上升到“有病”或“没病”的范畴了,应该去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评估诊治。
以自己的经验和经历来看,我觉得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一定是与你的童年紧密相连的。我觉得从三个角度来培养孩子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吧!
首先,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她需要的是足够的陪伴。我们常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因此这个阶段父母一定不要吝惜自己的时间,多陪伴孩子。这是爱的最高境界。现在的孩子缺少同龄伙伴,她们的内心也是孤独和缺失的。无奈,作为父母就应该充当这个角色。我们把自己还原成一个孩子,陪她游戏、看书、做运动…总之任何一项活动,我们都尽量参与进来,让孩子能完完全全的沉浸在这种无忧无虑的欢乐之中。同时,在陪孩子的过程中也给孩子建立了足够的安全感。
我们不要图一时的省事,成天让孩子看手机电视来打发时间。那么时间一久,孩子的内心就越发感到荒芜,一部动画片除了给孩子带来短暂的视觉盛宴之外还能让她感受到温暖和爱吗?当然不能!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朝夕相处可以看到孩子的优劣势,进行及时的干预和肯定。而且在与孩子玩的过程中也是一种关系的建立。因为孩子的心理健康少不了好的人际关系,好的人际关系将会决定孩子将来的幸福指数。
同时陪伴的过程让孩子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那么在以后的生活成长中他的内心自然富足不会到处寻求。
我是果儿最好的朋友,每天都陪着她玩各种过家家的游戏。她从来没有因为无聊而吵着要看电视或手机。哪怕是看电视也必陪着看,因为孩子太小分不清现实与想象,我们需要去帮忙区分。我有一个朋友他孩子看什么书之前,他都会自己先看一遍然后再决定是否适合孩子看。
其次应该是规则的建立。当然规则我认为是自由与责任的综合体。孩子很小的时候,他不具备承受后果的能力,这时家长需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家长的内心必须是有底线的。
当孩子很小的时候她不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那么家长应该告诉孩子。当他大点之后自己具备这种承担后果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你能负多大的责任你就有多自由。
比如一岁孩子想吃冰棍,他其实并不知道吃冰棍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这时,我们就不能给孩子吃冰棍的自由。我们只能机智的转移孩子的转移力。当孩子到了七八岁的时候,他知道吃冰棍会感冒,会拉肚子。那么就给他这种自由,让他自己承担这种后果。
所以规则必须有,但自由是一个逐渐开放的过程。他还只能承担一丢丢责任的时候,我们就给他一丢丢自由。等他承担责任的能力强了就再给他多一些的自由。
因此父母要温和而坚定。我们要明白孩子可以决定什么不可以决定什么。
最后一点我认为是教会孩子学会表达,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孩子做了令你开心或不开心的时候,我们试着这样对孩子说:“宝宝你真棒你刚才的表现令妈妈很高兴”或者“你刚才这样做妈妈很生气,因为…”
我们遇事充分的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包容孩子。那么孩子再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能第一时间与你沟通便达成共识。而不是选择在无法承受的时候感到颓废和无力…
我自己曾经是一个极度悲观的人,已经演变到躯体的不适。我甚至想过跳楼自杀。最后我接触了许多心理界的老师,受过他们的熏陶。改变了固有的思维和认知,目前通过看书学习我还了解了我们的大脑其实通过运动和饮食其实也是可以改变其结构并且让它生出更健康的脑细胞。
我建议大家看几本书:许又新的《心理治疗基础》、戴维.珀尔马特的《谷物大脑》,它告诉什么样的饮食对我们大脑的影响、还有樊登读书里面的《运动改变大脑》以及《我们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些书只要你认真阅读便正确运用,相信你会培养出一个阳光健康的孩子出来!
我吃过药,但我并未达到神经症的状态。而且吃药会伤肝肾,因此我通过运动和饮食来进行调理。我现在已经完全接近正常。虽然偶尔会有些焦虑,但我能坦然去面对。
人生不易,活着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既然选择活着,那就开心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