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早饭桌上,老公说: 家里馒头吃完了,下周的早饭就交给你了!
疫情期间,成就了不少高厨,朋友圈内隔三差五就有自制包子、馒头的美食晒出来。我想:交给我有什么大不了,我也可以做包子!
今天天气不错,吃过中饭,顶着困意没有午睡就去超市买了安琪酵母,顺带一件好物:包子饺子调味料。再买了一些猪肉糜,回家将藕切碎,放上盐、葱和香菜碎,搅拌成馅儿。
最重要的步骤: 发面。安琪酵母包装袋上写的一包(5克)可发一公斤面粉。我倒出二分之一酵母,按说明用35度左右温水溶解,倒进约一斤的面粉中, 再加温水调至不粘手。这次调面粉,一次性手套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虽然到货晚了,没有在病毒严重时用上,平时用途倒也不少。戴上这一次性手套,手上干干净净,调到最后手套上也干干净净。
面团捏好,盖上锅盖,放在阳台上等膨胀。等了一个小时,面团变大了一些,但比期望中小得多。接受姐妹们的建议,换成保鲜膜包上,再找出一个热水袋,但估计时间太久老化了,充电二十分钟还没热。不敢再充,没能用上热水袋垫锅底。
等了近两个小时,不知道是温度不够还是酵母放少了,就是没有1.5倍大。再等晚饭吃不上了,抓出来加点面粉重新发酵。这次把锅里烧了点热水,待冷却一些,把发面盆子直接放锅上,这下温度应该够了。
闲着也是闲着,这么多馅儿还是先做点肉饼再说,万一包子泡汤,晚饭还是要解决的。做饼轻车熟路,简单易操作。直接加了面粉,盐,和着馅儿一起搅拌,平底锅放油,一勺勺舀进锅里,待一面金黄时翻面再煎。
煎好一盘子饼,面似乎发得比较大了,但还是没有预想的效果。一看时间已经五点钟,再等也不定会再发。便把发面拿出来揉成条,切成一个个小面团,准备包包子。本想在包子上捏成一个个褶子,可才捏出两个褶子,就封不了口,算了,老老实实做成馒头的样子吧。做好9个正好一锅,放到蒸锅上开大火蒸。蒸了40分钟,“包子”看上去也大了一些,出锅装盘。
拿手上,这包子根本就不松软啊, 怎么像妈妈做的荞麦团子? 我发了半天的面,就和没有发过差不多啊! 难道真如老公说的,荞麦粉不能发面? 姐妹们都以为是窝窝头,汤老师更是语出惊人,以为是巧克力! 幸亏这四不像虽然没有包子松软,吃上去还行。要是面发好了,那才好吃呢!
吃过晚饭,又将剩下的馅儿烙了满满一盘子饼,再蒸了一锅做好的“包子”。这下,一个星期的早饭硬食有着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