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一直觉得情商这个东西,不要太低就好了。
智商、努力、运气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
而我自己,显然不可能是太低的。
毕竟,我给任何一个初次见面的人留下的都是蛮好的自信又容易相处的印象,怎么着都不可能属于低情商的吧。
直到有一天,我通过朋友介绍找到一位在处理政府外事上非常有能力的大姐长期合作,张姐在第一次和我碰面聊完的时候,欲言又止了几次后终于还是开了口:“你知道吗?本来我不想跟你合作的,我们圈子里有人说你很难搞呢!”
我当时有种五雷轰顶的感觉,什么?一个第一次碰面的人,居然会从别人的口中听到说我的坏话?什么?居然有人对我的评价是负面的?
我很尴尬地笑着说:“不会吧,怎么可能。”张姐看了我一眼没说话。
那是我第一次认识到,我似乎远非自己想象的那么八面玲珑。
但我还比较浅显地以为只是因为自己年少轻狂,不知轻重说错了话。
直到后来跟张姐在两次合作熟悉后,又有一次提到了这个事情,我讪笑着说:“姐你也知道我心直口快,不知道哪儿得罪人了,我的错。”
她特别直接地说:“什么心直口快?你以为心直口快值得骄傲呢?心直口快就是情商低,不会说话!不会做人!你要还是这种性格,真的会吃大亏!”
我被说得哑口无言。
难堪过后,静下心来一想,个中理由竟然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无法琢磨。
我很快想起了我跟自己洽谈的第一个商场的招商人员因为一些小细节讲道理、摆事实,争论了许久,最后闹得不是很愉快,导致他在之后的一年里都没有给我任何宣传的机会还经常找碴;
我想起了我跟施工队的人在工地上因为对方无理拖延工期吵得差点撸起袖子干架,结果后面的时间里工人都没好好干活;
我想起了我在下属犯比较严重的错误的时候劈头盖脸骂了一顿,其实什么问题也没解决……
这些立刻就能回想起来的场景和后果让我面红耳赤。
光想想都觉得自己当时可憎面目,真是该打几个大耳刮子。
那次之后,我用了几天的时间去思考,究竟是从什么时候起,我从讨人喜欢变成了不招人待见。
又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去观察一些行业内外口碑很好,无论是谁都交口称赞的人,终于明白,是自己的角色越来越多,而因为这些角色拥有了相应的一些权力,从而也越来越不知深浅,自以为是地滥用权利。
我是个一直以待人真诚而自豪的人,也经常被诟病跟个没脑子的人似的对谁都掏心掏肺却依旧觉得真诚必会换来真诚。
但吃了很多亏后我才明白,真诚,不是对谁都适用的。
职场上、商场上,甚至生活中,最忌讳的就是交浅言深。
我是对于不熟悉的人很少谈论自己事的那种性格,也知道工作上的任何交情都要打个折扣,别人现在尊重你,跟你保持联系也不过是因为你们有合作的可能,你还有价值。
但偏偏我又是个认定了熟悉了之后会掏心掏肺的人。
有过一些人在合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蛮聊得来的,价值观也好,兴趣爱好也好,合作的匹配度也好,都让人愉悦,大家甚至时不时一起出去吃个饭,约个酒,称兄道弟。
这样的人应该可以算得上难得的朋友了,值得坦诚相待、开诚布公。
完美情况下当然是如此,可偏偏社会现实得可怕。
当你一切状况都好的时候,你仍然是他的好兄弟、好伙伴,大家有商有量,互相体谅,甚至他愿意看着你一路迅速成长,佩服而跟随;
而若一旦你出点什么状况暂时处于低迷,你坦诚相告窘境,本来想寻求帮助或者探讨咨询,但他却会因此离开你,甚至争相倒戈,恨不能第一个冲到你面前拿刀逼你。
会心寒吗?当然会。但回头一想,也是你情商太低,错判什么是真正的情分,交浅言深。
没有那么多人愿意陪你共渡难关,愿意挺你到底。这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有利可图,是最初连接你们的桥梁啊。
所以,记得把你的困难、痛苦、眼泪、真心话,留给那些真正关心你、陪伴你的人,而不是所有人。
把你的真诚留给同样真诚的人,因为那些一直都披着虚伪的外衣度过了大半生的人,大抵是不会因为你的真诚而被感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