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华杉讲透】:“「文」是诗书礼乐。君子以讲习文章来交朋友。为什么要讲习文章呢?因为那是经过前人整理的智慧,是个学习讨论的基础。如果只是空谈、漫谈,则始终言不及义,一定要有一个基准,有个边界范围,学习才有意义,也有效率。张居正说了,过失靠朋友规正,品德靠朋友劝导,取朋友之善,助我至善,这也是见贤思齐之法矣。你可以想象自己身边的朋友,有谁是能帮你进步的,要珍惜呀!”
《华杉讲透论语》:“我自己的体会,以文会友,还要写,要作文。写作能提高思考的标准和质量,本来没有想到的,一写就写出来了,越写越有。不是下笔如有神,是下笔就有神!写的思想质量也比说要高,说可以随便说,写不能随便写呀!以文会友,最好都养成多写的习惯。”
今天这句话让我学到,在跟朋友聊天的时候最好有个讨论的学习材料,基于学习材料进行讨论,不然只是针对一件事各抒己见,这背后就像价值观的碰撞会一样。价值观类似的人还能聊到一起,互相启发、深入讨论一下;价值观不类似的人,谁也不服谁,只是发表下看法和立场罢了。
今天的解读中,华杉老师谈到了一个词叫「基准」。我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在去年胡光书老师的「精益管理」课上中学到的:“基准和标准有什么区别?我是这么来区分它们的:标准,领导定,要求员工遵守;而基准,员工自己定,用来自我超越。基准怎么定呢?一句话:自己的基准,自己制定自己遵守。遵守不了的时候自己改善。当然了,一切都根据现场实际操作来。”
「基准」这个词的关键是:基准是自己的,而非外界的。我在这里突然意识到,很多时候自己想去尝试做一件事的时候,头脑中无意识地都在用外界的标准对自己进行要求。而不是放空自己,不加预设地尝试去做这件事,做一次之后,通过实际的体验、感受跟反馈,再去制定属于自己做这件事的「标准」,也就是「基准」。
这个时候会出现一个情况是,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基准」是低于外部世界的『标准』的,这个时候,情绪上最大的阻力/障碍是:自己不接受自己,不接受自己在这一方面比别人普通。这个现象是普遍且正常的,别人比自己强、比自己的标准高,只是别人在这一方面比自己投入了更多的时间去实践跟练习,并不是对方是个厉害的人,而自己是个普通人。不需要进行这样的外慕跟自我贬低。而是看到事实,然后问自己,这件事是我想做的吗?想做的话就去做,制定自己的「基准」,然后去做就好。重要的是「做」,而不是自己在别人眼中『好不好』、「优不优秀」的样貌。
这也是很多时候觉得做一件事很难的根本原因,是『我』对自己有超越自身能力的期待。这个「期待」从哪来的呢?是我在用他人的标准在要求自己。
『制定基准』的意义在于,它是基于自身情况自己为自己制定的,并且随着实践的演化,「基准」必然会逐渐变化的。当自己越做越熟练、越做越轻松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越做越好、越做越多、越做越厉害。这时自己的「基准」可能也就渐渐地超越了外部世界的「标准」,这是一种「自我超越」的表现,很爽。而且,有趣的是,自己的『基准』在他人眼中也成了一个他人进行自我要求的「标准」,他人一上手尝试发现根本做不到,心态崩了……
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只是缺少「基准」逐渐拉升的时间过程。只是投入时间多少的问题,而非人的问题。
接受自己的第一步,从制定自己的「基准」开始。
其实写读书笔记就是一种以文会友的方式,是基于前人智慧进行的延展,这也是通过读书的方式跟前人对话。我突然明白,这里的「朋友」并非一定得是具体的、生活中的某个人,它也可以是书。
当下的我在当下的这个阶段,发现很难与现实生活中的同龄人同频对话,其实有时候跟比自己年长的人也很难同频。在现实生活中,遇上能够同频的人鲜少。不仅如此,有时候还会因为太不一样,还会受到环境中的其他人的改造。这个时候内心会摇摆,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错了。但每次在读书的过程中,这种质疑的感受就会得到深深地抚慰跟肯定。透过书上的文字,我看见自己的坚持和信念是正确的方向。这也是昨晚睡前读稻盛和夫先生的《干法》很深切地体会。
今天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也印证了华杉老师的话“本来没有想到的,一写就写出来了,越写越有。不是下笔如有神,是下笔就有神”。哈哈哈很多时候,写的少不是没灵感,而是没时间,被迫只能:能写多少先写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