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迁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经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幼年好学机智灵敏
司马光幼年时,非常好学。为了防止自己落后别人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时,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他更为刻苦,收获就更多,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慢慢回想自己之前读过的书,想想它的意思,收获也就多了!”
司马光不仅好学,而且也很机智。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孩子就要被淹没,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这就是流传至今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资治通鉴历史巨著
司马光在学术上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请求外任。1071年,他调至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15 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独乐园环境幽美,格调简素,这也体现了司马光的情趣和追求。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放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吕蒙正等也常来此聚会,此处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司马光为《资治通鉴》付出毕生精力,积劳成疾,成书不到两年,便离开人世。《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借助他人之手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通贯古今。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下迄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末年赵匡胤(宋太祖)灭后周以前(959年),共1362年。作者把这时期的史实,依时代先后,以年月为经,以史实为纬,顺序记写,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联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宋元之际史学家胡三省说:“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术。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乃如用兵行师,创法立制,而不知迹古人之所以得,鉴古人之所以失,则求胜而败,图利而害,此必然者也。”清代大史学家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不可不读之书。”近代著名学者梁启超评价《通鉴》时说:“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不据以为蓝本,而至今卒未有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政治保守反对变法
司马光在学术上成绩斐然,但在政治上是标准的守旧派人士,他跟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发生了严重分歧,屡次上书抗议。他认为新建的国家使用轻典,混乱的国家使用重典,这是世轻世重,不是改变法律。所谓“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司马光与王安石,就竭诚为国来说,二人是一致的,但在具体措施上,各有偏向。王安石主要围绕着当时财政、军事上存在的问题,主张通过大刀阔斧的经济、军事改革措施来解决燃眉之急。司马光则认为在守成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的整顿,把人们的思想束缚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改革,也定要稳妥,不能操之过急,因为“大坏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无,臣恐风雨之不庇也”。司马光的主张偏于保守,实际上是一种在“守常”基础上的改革方略。王安石变法中出现的问题,如新法不能有效落实和用人不当等情况,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司马光的政治远见
司马光虽然反对王安石的新法,但是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司马光之所以与王安石政见不和仅仅是在政治观点上有分歧,他们在本质上都是为国为民的真君子-一纯粹君子之争,都不是为了谋求个人利益,不然王安石在痛恨司马光之余也由衷地道出:司马君,实君子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