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去无论到哪里,书是一定要先装起来的。如果忘了书,我可能会往返数十公里取之。如今的我尽管已经变得聪明了些,车的后备箱里就随车有一个小书匣子,里面放了十余本书。但我正看的书,却时常放在副驾驶的座位上。
书莫名已经成为我探索生命的重要工具,我知道很多事情本来就伴随着生命的来往展开的,只要生命在,很多事情就有意义,意义大小只是个人主断。
脑海之中忽然跳出来一个词——生命之轻,生命之轻,是要用一些折磨人性的经历去换的,这便算是走了捷径的,很应当感激。
如果说以往我认为生命的无意义,那多是叛逆的结论,那么如今我又觉得生命的无意义一定是不去找意义,要是没有寻找的动作,那么一定会很遗憾。寻找了生命便不可能没有意义……
真正生命的没意义,就代表了生命没有任何形式,如果真的没有形式,那么吃饭、睡觉、和行走又应该怎么作解释。
以上都是我站在个人的出发点上考虑问题的,那么站在个人的角度上还可以有另一种考虑的路径,就是你选择怎样就怎样,选择是使用个人权利的行为,虽然没有什么大不了,但确实是对自我行为约束的颠覆。在这一点上一定是先得读懂人性,在人性的通识之中分离出自我的本性来,自我本性是动物的天性,饿了要吃、冷了要暖、随着时间的变化,吃的会越来越有智慧,暖的也会越来越持久。
我的本命年终于要过去了,我人生中的至暗时空也终将和我要分离了。当我又塌进古刹,最终仍走近高僧的灵骨塔,这一切都是我的选择。正如我选择用《生命之轻》来做此文的题目一样。开始也好,结束也好,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