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听了郭老师的一堂一年级语文课,郭老师上的是一下识字课《动物儿歌》。走进教室,六十几个学生的课堂显得十分局促,最后一排的学生几乎是贴着墙壁坐的,尽管如此,后排的学生十分贴心懂事地主动腾出空间给我坐。
这堂课的重难点在两个方面:1.认识虫子旁的自词,从中感受形声字的声、形关系。2.学校“谁在哪里干什么”的主谓句式,并能试着仿句。在重难点的把握好郭老师能拿捏得非常到位,整堂课都围绕着识字和句式的教学,值得肯定。并且作为一个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年的老师,郭老师教态亲切自然,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这些细节都体现出了老师的能力素养。
但课堂上还是存在着不少问题,如环节步骤不清晰,同一个点翻来覆去讲很久,甚至有些地方一直在强调学生已经学会了东西。再如仿说句式时图片引导不够清晰,学生无法清楚看懂图片上动物在干什么。还有一个最明显的问题:一年级整堂识字教学中,没有写字的环节,老师的答复是,写字练习会单独放在一节课中完成。但作为一堂完整的常规教学课,学生在课堂中要留出10分钟的书写环节,低年级写字,写句,高年级写段,这样的必要环节,还是需要当地老师接纳并在日常教学中习惯实践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