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开始于2023.8.29
打卡第219天
打卡内容:磨课群学习
打卡1.5小时
昨晚上继续听讲座的第二部分,吴老师说刷题>命题>高三讲课>理论学习。刷题这个是必要的,说根据学科网每天新增的高三模拟题去每天都看,分析题目出题角度,研究答案,有意思的就查文献,还要登记好题册。
我觉得这就和我原来认知不同,是不是高考题研究是最基础的,吴老师都不想提了,在高考题之外再研究模拟题。每天都看我也震惊了,果然是没有一个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的,持续的学习、思考、输入输出才会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命题时候分章节积累,按需取用,选择题写解析。高三讲课一轮时通过讲题串体系,二轮时模拟真实情境。
关于情境,生活情境可以通过身边的观察去命题,一定要有一双地理眼。学术情境,从论文命题是我一般出题采用的主要方式,吴老师讲的对我的提示是∶看标题关键词是不是有地理味和吸睛点——看图,第一印象是不是时空属性强,适合出题——摘要找有时空属性的关键句——引文和文献综述,可以了解研究背景和宏观答题角度,组织文字材料的前两句,设置意义类开放类设问——研究方法部分可以基本略过,或者出地理实践力部分题目——结果和讨论部分是出题可用的重点,数据和结论。——参考文献也可以补充材料。深圳一模佩枯措裸鲤那个题去年我们做过,感觉很有意思,有地理味而且还挺好玩,果然出自大咖之手!吴老师说可以结合高考题考法类比推理大胆组织答案,依据论文大胆推测,我觉得目前我还做不到这一点。这是得基于对高考题的超级熟悉和对考查角度超级敏感的前提之下。再有提到的进阶要求——根据文献提炼地理模型自己画图,我还都没有做到。
关于不好的题,立意不好这部分我要特别注意∶命题时候要讲好中国故事,培养家国情怀,所以最好要找到我们国家的闪光点,正面情境最好。自然灾害一般考国外的或者中国古代的,不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这两点我要特别注意。
客串的田老师也是特别棒,再次印证了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这句话。她才工作三年,就跟着吴老师学习命题,并有了自己的认知,刻意保持练习,每周三组题,追求精进,提高效率。我真是觉得特别厉害!对我而言,这些都做的不好,我要从高考题研究和模拟题做起。另外命制人文地理部分题目的话要多关注新闻、小红书等,不断积累。
关于地理尖子生培养,吴老师提了六点∶真题补充点评,三张全国卷做完一起点评。对他们进行面批和打字结合,从知识错误到表述不合理逻辑错误等角度分析,面批之后给学生一份纸质版——最新模考好题汇编——笔记整理,一般是时空可视化整理,以时间空间为主线整理核心点,能画图就画图——个性化练习,比如区域认知填图作答——作业细节辩证类比训练,对两道题进行类比强化——指导学生原创命题。这些真的都非常棒!我们这几年对地理尖子生培养着力很少,因为学校的尖子生主要是理化生组合,所以好孩子就比较少,但是这些方法可以用到班里前几名学生身上。
吴老师说的专业又实用,毫无保留,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