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为你着迷

作者:黎荔

昆曲之美,到底有多美?记得当年,在北京聆听过皇家粮仓厅堂版《牡丹亭》,昆曲家班与600年粮仓古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两相辉映。演出开始,一个让人迷失的世界那样亲近而又遥远地展示在眼前:演员穿着苏州绣娘手绣的戏服轻歌曼舞,曼妙悠远的声音就在身前身后;身着汉服的乐师和观众席比邻而居,曲笛幽咽婉转,丝弦如泣如诉,让观众仿佛置身于400年前的歌寮酒肆;而剧中的唱词直接被打在斑驳的墙砖上,默默读来,古老的昆曲,已经变成一条河流承载着时光的重量,顺着那一字一句流到我们的四周。再加上古雅的紫檀明式家具,游弋着红鲤的玻璃鱼缸,从顶棚洒落的缤纷花雨,以及剧终放飞的40只云南空运的活蝴蝶,都让近在咫尺的观众与精美艺术浑然一体。

人物和故事都是烂熟于心的了,但音乐却是百听不厌的。你看台上:风情旖旎,水袖殷勤,气无烟火、转音若丝的水磨清曲从桃花扇下汩汩而出,一波一波地荡漾过来,一点一点地沁入肺腑。如水,但不是一般的水,是深山里从兰花丛中渗出的,并且浸泡着古代青瓷的那种水。这水一滴一滴地在你的心里聚积,你的心慢慢变得空明澄澈,温柔而宁静,如白云一般自由地卷舒。

这样的时刻,可以储存起好多好多的愉悦,用销魂蚀骨来形容不为过。今后的日子里,随手掬起一捧,就足以让人在寂寞的夜里醺然,薄醉。也许最初爱上昆曲,是因为温婉,有一种乡土的眷恋。美就是被背弃的世界,也许是因为昆曲这样的古老文化式微了,我们才更喜欢它。它被大多数人遗忘了,才让我们与它的美不期而遇吧!古意的昆曲,婉转幽扬的曲调,华美典雅的唱词,还有作手,身段,都美到了极致,尤其爱听《牡丹亭》游园惊梦一折。

袅晴丝吹来闲庭院,

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

没揣菱花偷人半面,

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

艳晶晶花簪八宝塡。

可知我常—生儿爱好是天然?

恰三春好处无人见,

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

则怕羞花闭月花愁颤。

后来我想,这柔软缠绵的南音,从宋延绵至清,让人沉陷、让人深醉、让人着迷。江南丝丝烟雨朦胧了娇艳欲滴的红莲,醉了戏里戏外人。北方人的听觉如同大鼓,要厚厚实实敲击才能出来声音,而南方人的听觉则是轻巧的小戏,撩拨之间,都是风韵。昆曲今天虽然还小众,但只要说起邓丽君,大家都耳熟能详。从歌艺上看,邓丽君非常中国,是中国传统小女唱法的登峰造极之人。她,并不空前——上至百年前的诗词歌艺、戏曲小调,下至三十年代上海的流行曲,白光、李香兰和周璇,邓丽君实际上是她们的传人,其吐字唱腔,风度韵味,情感寄托,无不一脉相承。无论邓丽君唱什么,只要她一开腔,就只是觉得心醉神迷,说不出来的原因,如同云朵挨着云朵的柔软,如同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仿佛轻轻的各处飘着。其实邓丽君是有戏曲底子的,她的合集中就有评剧和黄梅戏的段落。在昆曲的唱腔里,我更清楚地听到了和她很相似的运气和吐词,字头、字腹、字尾,绵绵相连,珠圆玉润,同是南方委婉缠绵的特有声腔。

邓丽君的歌曲,被认为是将中国元素融入流行音乐而不受外界影响的先驱之作。她的专辑《淡淡幽情》(1983年)堪称中国流行音乐史上的里程碑,这是她亲身参与策划的第一张唱片。该专辑选自南唐和宋朝晚期的12首词。也即是说,歌曲旋律由邓丽君时代的作曲家创作,但每首歌的歌词均出自一千多年前(937年至1101年)各派杰出诗人之手。这是中国词艺术形式的黄金时代,并且12首词首首堪比经典杰作。只可惜,1995年,筹备《淡淡幽情》专辑第2辑,邓丽君进录音室的第一首歌,就是李白的七绝乐府《清平调》,可她只录了半首就赶赴日本表演,来不及完成就过世了。虽然活了42岁,但邓丽君演绎出无数传唱至今、余韵绕梁的歌曲,聆听她天籁般的歌声是一种美妙的享受,有一种使人难以表达的情怀,留恋难忘。邓丽君的身上有昆曲一样韵味的流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如高山飞瀑,溪流潺潺,听得都流淌得醉了。她是南方吹来的清凉,她是夜莺在细声啼唱。她是最中国的中国歌女,她的歌有一种让人忘记痛苦的甜蜜,她的笑容温柔得让人窒息。也许她出现的年代已经远去,但是当你在黑夜里重温她的歌声,那种安慰与甜美总是静静地温存心灵深处。

但也有小小遗憾,邓丽君歌曲流行时,昆曲这种中国雅音经文化摧残几近消失。所以,其实邓丽君很多歌的词,并说不上多好,甚至都不雅致,民间小调一般,但是就是她唱出来就好了。后来不少模仿她的歌手,以为她胜在于甜美,就一个劲往甜里唱,结果很不好,耳朵起腻。她是什么呢?她是真。这个世界上一切事情,只要真,很真很真,质感就不同了。真的人,也许活得辛苦,结局也不那么圆满,但是在我看来,却是最值得一活的方式。

我常常想,如果邓丽君来唱昆曲会怎么样?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遍青山啼红了杜鹃,那荼蘼外烟丝醉软,那牡丹虽好,它春归怎占的先?闲凝眄,兀生生燕语明如剪,听呖呖莺声溜的圆。中国的文学、中国的音韵无与伦比,昆曲唱词特别美,特别有意境,如果再配上中国的一代歌姬,真有种前世今生的感觉。记得小时候读《千家诗》,诗集后面附录的“笠翁对韵”,让我痴迷至今:“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濛濛,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在懂了外语的今天,我愈发对汉语这种无与伦比的形式美和韵律美怀有敬畏之感。毫无疑问,汉语乃世界语言方阵中当之无愧的女神。使人着迷,是好的文字、好的歌词应该具有的几个最主要的品质之一。有一种花开的声音在里面,那样感性,触手微温,有时候则是猝不及防的疼痛,顺着脊梁一路破碎蔓延。

如果穿越回到古代,回到宋徽宗时期,邓丽君的小唱应在东京瓦肆独占鳌头,她的名字,也许叫李师师、徐婆惜、封宜奴或孙三四等,那都是当时一代歌姬。因所唱多“长短句”,即今之宋词,所以北宋一代词人,张先、秦少游、晏几道、周邦彦等等,无不奉上绮丽新词,拼今生、对花对酒,为伊泪落。邓丽君生于家国兴亡之际、海峡离乱之时,没有遇到为她挥毫的周邦彦或汤显祖。

工作生活在秦腔发源地西安,却不喜欢大锣大鼓,而醉心于吴侬软语,喜欢那婉转的水磨腔。什么是水磨腔?就是曲调幽雅婉转,唱词典雅华丽,唱法细腻舒徐委婉。就好像江南人的水磨漆器、水磨糯米粉、水磨年糕一样细腻软糯,柔情万种。着迷于水磨腔的流丽柔曼,悠远浑然,启口轻圆,收音纯细,一字之长,延至数息。一个人的时候,听一听昆曲或邓丽君,常常能让燥乱的心缓和下来,得到一种沁人心脾的享受,古韵悠扬,整个世界都安静了。

在时代华美的盛宴上

烟花迷乱如星

短暂的灿烂

让人群晕眩

在时光无尽的辽阔里

生命轻如尘埃

春天远去的消息

就让我们泪如雨下

人生不过轻烟一抹

繁花一季

却令人着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9,039评论 6 50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426评论 3 39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5,417评论 0 35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868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892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692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416评论 3 41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326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782评论 1 31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957评论 3 33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02评论 1 35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90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442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96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13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332评论 3 373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044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