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再哭就没人喜欢你了!”
“别人都考那么高的分数,你为什么不能呢?”
“这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好!”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在打压教育下成长,从父母、老师到领导,他们一直在“他们的角度为我们好”。
️ ️一、你的自信是如何被击垮的?
殊不知这种不断戳你软肋的做法很大程度上并不会让我们奋发图强,而是形成了“被批评=我不行”的条件反射,于是我们爱上了批评,以为这样会让自己越来越好,这也改那也改,改掉这个又会有下一个,才发现它是改不完的!这个过程非常消耗我们的精力导致成长缓慢。最终导致你的不自信,甚至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 二、转换角度发挥优势
所以当别人在批评你开始自我怀疑的时候,请打住。批评也许是善意,但结果不一定是正向。所以不要进入“被批评-改缺点-耗心力-不自信”的恶循环。你要知道如果用会不会爬树的能力来评判一只鱼,它会终其一生以为自己愚蠢。你总有一件事天生要比其他人做的好。
《铁齿铜牙纪晓岚》编剧史航老师说“人要有计划的无知,脑子里少放点无关的就能多装点有用的!”他不懂房产不懂股票,但不影响他用文字取得成就,有的人天生擅长表达,有的人却对文字敏感,要接受自己的短板和不完美,反而要不断去关注自己的优势,它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啊!
️ 三、跟自己和解
我们正在慢慢变成依赖外部评价来确定自己价值观的人,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哭不是懦弱而是因为天生感性,分数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业绩不好不是因为懒惰而是岗位根本发挥不了自己的优势。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