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7日下午,我校一行6人,与长垣40余位教育同仁,在李慧香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河南诗词之乡”的辉县,开启了学习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的观摩研讨活动。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伴着金秋的爽风,来自全国各地的渴求成长的老师们齐聚百泉苏门会场。
会场座无虚席、老师们学习热情高涨!大会在王琦副局长的致辞中拉开了序幕!
为了能让老师们能够尽快在整本书的阅读之路上“拨云见日”,观摩课在吴琳老师“你拥有一个怎样难忘的童年”谈话中展开,接着抛出“高尔基的童年生活很悲惨,但是他为什么就成为了文学巨匠呢?”进而引发学生对《童年》的阅读兴趣。
从计划单、环形图、制作人物卡片、故事地图、情节记录卡等教学策略展开教学指导!“读书可以丰富人的灵魂、改变人的气质!”但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阅读者,吴琳老师在讲座中借助童话故事《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和《爱德华的奇妙之旅》、《丑小鸭》展开了详尽的介绍!让我们不但要教会孩子们读懂书中的内容,还要学会通过书中隐形的阅读伙伴来学会思考,感受读书的乐趣,再把书中告诉我们的道理,转化为我们对自己生活中的启发,从而感受到从书中所汲取的原汁原味的真、善、美。“
热情只能由热情点燃,名著之所以可以跨越百年,穿越时空,那是因为它是智慧的结晶,文化的精粹!”所以作家要把他的思想传递给读者,真正的好书是可以渗透到你的灵魂。吴林老师的话醍醐灌顶,给我们指明了教师不但要阅读经典名著还要引导学生阅读,并做好阅读方法的渗透。 10月19日上午,老师们学习热情不减。夏远馨老师带来了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快乐读书吧”中的必读书目——《小鲤鱼跳龙门》的导读课,课前互动时夏老师不但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们熟络起来,更以“约定”的方式为这节课孩子们能够高效率地学习打下了基础。课中,夏老师从“读封面——听故事,猜一猜——如何爱护书——读书方法指导——分享课约定”几个环节展开,她儿童诗一般的语言如涓涓细流,流入每一个孩子们的心底。
接着,穆倩老师带五年级的孩子们学习了绘本《农耕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穆老师教学生拿到一本书后怎样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感知,从而选定自己喜欢的文本。在课中,她以学习单为扶手,通过三个活动给孩子们读这本书指明了方向。在穆老师的课堂上,学生是主人,她带给学生的不仅是思想的自由,更是由一本《农耕图》到《耕织图》,最后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10月19日下午,来自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周枫琳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神盛宴一一《让整本书阅读真正发生》的讲座,她从温儒敏教授提出的“统编教材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为切入点,提出整体阅读的目标是:培养习惯、形成能力、提升素养。周老师精心把小学、初中语文统编教材中渗透的阅读策略加以整理汇总,并以《春》这篇文章为例,展示如何运用朗读去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同时把语文知识随文讲解,实现课内课文阅读方法向课外阅读素材的迁移,丰富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整本书阅读提倡的是整本书的名著阅读。她以《朝花夕拾》、《西游记》为例,为我们分享了“调动五种感官读书"、“看回目”等阅读策略。让听课教师不禁感叹:原来整本书阅读指导课可以这样睿智地设计,可以这样细细地品,美美地读,从而把孩子们的阅读引向更深层更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