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庸》感悟:中庸章句序
《中庸》是因为什么而被写出来的呢?《中庸》的作者子思担忧关于“道”学问失传,所以才写了这些文字,以便使“道”的学问流传后世。
远自上古,堪称圣神的上古人逐渐从观察“天”的活动中总结出至极之理,亦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并将其称为“道”,并一代代传承下来,形成道统。如今从经书中见到的“允执厥中”这样的句子,便是尧传位给舜时所说的话;再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样的句子,便是舜传位给禹时所说的话。尧所说的那句话,已经清楚的讲明了什么是“道”的至极之理了,也依然涵盖至极之理的所有内容。而后来,舜又在这句话的基础上加上三句,是为了更好的阐明尧所说的那句话的前因后果,因为只有明了前因后果,对“道”的理解才能达到近乎精微的程度。
总体而言:由人心所能感知觉悟道的虚冥中的本质,用符号“一”就可以概括了。然而人们对“心”有“人心”和“道心”两种不同的看法。之所以会有这种分别,在于他们对于“形”和“气”的产生和源起探讨角度不同:有些人是从性命“正”与否的角度探讨的,对“正”的感知和觉悟也有所不同;有些人是从本质所表现出的危殆不安状态角度探讨的,对于这种状态下微妙而难见的情形的认识也有所不同。然后既然是人,就没有不具备外形的,所以即便是在智力方面堪称“上智”的人,也没不能没有人心;既然是人,就没有不具备本性的,所以即便是在智力方面堪称“下愚”的人,也不能没有“道心”。“人心”和“道心”杂处于人的“外形”和“本性”的每个地方,如果不懂得治理他们的方法,“人心”便会变得越来越危险,而“道心”也会变得越来越隐蔽,天理的公正最终无法战胜人欲的偏私。如果人的思维得到精明的高度,便会觉察的出“人心”和“道心”两者并没有什么不同;如果人能够遵守“一”的宇宙逻辑定律,便必然能够将其自身的“心”维持在“正”的范围内,使得其自身的“心”不与“人心”和“道心”相分离。所以如果对一切事物都惟“精”惟“一”地持之以恒地进行处理,则必然使“道心”成为人的主要方面,使“人心”成为人的次要方面,并处处听从“道心”的指引与安排。倘若如此,那么危险的“人心”便会变得安宁,隐蔽的“道心”便会变得显著。而人在动静间的言行也就没有太过或不及的偏差了。
尧、舜、禹都是天下的大圣人。普天之下,能把“道”代代相传,这就是天下最大的事。伟大的圣人来做传“道”的大事,并且在传授的时候,反复叮咛告诫,其所交代的话,也不过如此而已。那么天下的道理,还会有比这些更高明的吗?从人类得到“道”以来,圣人代代传承,其中有诸如成汤、文、武那样君王,有如皋陶、伊、傅、周、召那样的大臣,他们都得到了“道”的真传,所以可以将这样的传统称为道统,就是关于道的传统。所以像我们所敬重的孔老夫子,虽然他本人没有得到朝廷的官爵禄位,但因为他继承整理了以往圣人关于“道”的学问,为后人学习“道”的学问开辟了道路,所以他在“道”的学问传承方面,功德反而远远超过尧、舜那样的君王。然而在当时,对于“道”能够达到由“见”到“知”的境界的,也唯有颜渊和曾参罢了,这两个人真正体悟到了“道”的本质,得到了孔老夫子的真传,是孔老夫子的正宗门人。此后,曾参再往下传,又回到孔老夫子的孙子子思那里。到子思时,当时做学问的人已经距离圣人思想很远了,并且兴起了很多异端邪说。子思担心时间久远后,道统的真正学问会流失的越来越多,所以便探究尧、舜以来圣人思想的本原,加上平日里从父辈及老师那里得到的见闻,相互参照演绎,写成了《中庸》这部书。将道统的精髓昭告给后世的学者。正因为子思忧虑深刻,所以他言语极为恳切;也正因为他思虑的极为深远,所以他的理论学说才极好详备。子思说“天命率性”,论述的是“道心”方面的;子思说“择善固执”,论述的是精神专一方面的;子思说“君子时中”,论述的是执守中道方面的。子思故去后,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然而他的学说仍然处处彰显着其自身的正确性,如同符节一样相合。历造所有前圣的书籍,像此书这本纲目清晰、推理严谨,思想深刻、阐述详尽的却并不多见。到后来,这部书传到孟子,得到进一步的推崇说明,继承了圣先生的道统。可是孟子去世之后,这部书便逐渐被湮没遗忘了,致使道统失传。我们在阐述“道”的时候,通常将其深意寄托在字里行间,而异端邪说则不然,手法花样推陈出新,日新月异,以至于老学和佛学的教徒无处不在。他们的学说看似和道统之理相近,实际上大大搞乱了真正道统之理。然而庆幸这部书并没有完全泯灭,出现了程氏兄弟这样的人,对此书进行详细考究,继承了千年不传的道统,并以此书为据,驳斥道、佛两家那看似正确实则荒谬的理论。在这件事情上,子思占据了莫大的功劳,但如果没有程氏兄弟,后人也不能借助子思的言论体会子思的思想,说起来可惜的是,程氏为《中庸》所做的言论之所以能没能流传下来,在与石氏所辑录的那些资料,都不过出自程氏兄弟的门人之手罢了,虽然主要意思是对的,但细微之处剖析的并不明确。甚至那些门人用自己的话来代替,虽然这些话显得较为详尽,并且很多发挥和说明,但已经超越了他们老师论述的范围,深受道家和佛家的影响。
我从小在父辈们的督促下研读经书,心中一直存有不少疑问。搜索沉思,潜移默化,反复玩味,已经有好多年的时间,一旦恍然大悟,得到其中的要领,如此才敢将各家学说融汇起来,选取那些沉稳适中的观点,着手编为《章句》一篇,等待后世的君子阅读、批评。又有一两个志同道合之士取来石氏的书,删除掉繁杂混乱的内容,命名为《中庸辑录》,并且记载下他们论辩以决定取舍的言论,另外编纂为《中庸或问》,附在《中庸章句》的后面。然后又按照这部书的主旨,分成不同的章节进行注解。使它脉络畅通、详略得当。涵盖各方面,并且将所阐述的各种学说,与其他相关学说比较异同得失,做到虽然宛然曲折却最终中和流畅,虽旁敲侧击,却最终精一通达,而且各个论说都达到应该有的高度,各有各的旨趣。这样编排是否适当,虽然在道统传播舶面尚不敢妄加议论,但对于初学者而言,或许是可取的,因为这样编排,能够对初学者在求学道路上步步高升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