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书和作者
作者泰勒•本-沙哈尔,哈佛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和组织行为学博士,更是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幸福课讲师。他所开设的“积极心理学”和“领袖心理学”两门课程,被哈佛学生们推选为最受欢迎排名第一和第三的课程。作为最受欢迎的哈佛幸福课程图书版,这本风靡全球的畅销书《幸福的方法》被翻译成16种文字在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出版。
幸福课风靡全球的原因:
幸福是人类共同的追求,是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衡量一切的标准。
我们已经认识到金钱、财富、地位和成功,都不能等于幸福,也都不能代替幸福。国民幸福指数,必将取代国民生产总值成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新标志。所以,寻求幸福的方法,比致富的方法,成功的方法,更能引起我们关注。
幸福是什么?
一、先思考什么不是幸福?识破幸福的四大误区。
1、 忙碌奔波型:为了未来而活,无法享受当下。
就像蔬菜的素汉堡,没有肉的美味,但是健康;
2、 享乐主义型:为了现在而活,只会及时行乐。
就像高热量高油脂的垃圾食品汉堡,口感虽好,对身体有害;
3、 虚无主义型:为了过去而活,认为人生无意义。
就像既不好吃也不健康的汉堡,吃下去对人生毫无意义。
4、 忍辱负重型:等将来我成功了,人生就幸福了。
等我有钱了就好了,等我儿子考上哈佛就好了,等我有女朋友就好了。。。
二、真正幸福的模式是什么?
感悟幸福型:既好吃又健康的汉堡模式。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即为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努力奋斗,同时享受这个过程的点点滴滴。
认可当下,为现在的自己感到幸福,相信自己未来也能幸福,这才是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所以,作者用四种汉堡比喻四种人的幸福观。
如何实现幸福?
一、从“你幸福吗”到“怎样才能更幸福”的认知转变
“你幸福吗”这个问题,是一个是非选择题,要么幸福,要么不幸福,这个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把幸福当成了一个终点,如果达到了就幸福了,如果没有达到就不幸福。
我们应该要问一个更好的问题,那就是怎么样才能更幸福?
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幸福的,和金钱、地位、名誉没有关系,和现在的状态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我们能做的是怎么样让现在、让当下变得更快乐,要站在“现在”去创造更幸福的“未来”。这是了解幸福的真正意义所在。
二、幸福感取决于三方面的因素影响
1、遗传:一个人的幸福感有50%是受到遗传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天生的幸福感就会强一些,有些人弱一些。
2、外部环境:幸福感有10%取决于你所处的家庭环境、社会条件等等。
3、自己的主动行动:还有40%取决于通过自己的主动行为来获得幸福。
所以,幸福感等于50%遗传基因加10%外部环境因素再加40%自身主动行为。
自身的基因和外部环境因素往往很难改变的,但能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积极主动来获得幸福。
三、训练自己获得幸福的方法和技巧?
幸福之路并无捷径,但是有规律。如果我们不断地按照这些规律去训练自己,是完全能够提升自己的幸福感的。
A、获得幸福的三大方法
方法一,设定一个目标。
要点:要改变对目标设定的认知误区。目标不是用来去实现的结果,而是要把目标本身当作经历, 在每一次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享受追求的过程,才更容易在这样的目标下获得快乐感到幸福。
方法二,增加我们想要做的事情,减少我们不得不要做的事情。
要点1:外在动力和内在动力的区别:外在动力驱使的是“不得不做”的事情,内在动力驱使的是“想要做”的事情。我们要获得幸福,就是去改变“不得不做”和“想要做”的事情在我们生活中的比例。
要点2:四圈层法,找到内在动力驱使的真正喜欢做的事情。一层层筛选出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也可以去做的事情。
乔布斯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就是人生真的很短暂,我们要做就做心底最喜欢的那一件事,然后做得足够精彩。
方法三,把做事情最重要的理由变成让自己开心。
要点:做事情让自己开心并不是自私,利己和利他其实是完全可以共存的。
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都让自己不开心,恐怕也很难让身边的人开心,而你自己越开心,就有越大的概率去帮助到别人。让自己快乐,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
B、增加幸福感的三个小技巧
技巧一,增加幸福催化剂。
想要渡过生活中的艰难时刻,需要多培养一些让自己开心的幸福催化剂,让它感染和带动其他时刻的感受。
比如说一个父亲或母亲,对他们来说幸福的催化剂就是周末和孩子共处的时光,这个周末的幸福感能够支持他们渡过繁忙的一周。
技巧二,尝试表达感恩。
没有人是理所应当为你服务的,所有人为你的付出都应当心怀感恩。当我们每天能够去感激别人为自己付出的时候,反而更让自己感觉幸福。
每天早上做晨休日记,写感恩日记,是一个会让自己感受到浓浓幸福感的有效方法。
技巧三,冥想幸福。
想象自己处于开心幸福的状态,往往就能够获得幸福感。比如想象和爱人在一起相处美好的时光;比如想象在做一个非常得心应手的工作所获得的成就感。冥想幸福,会让积极的情绪在全身蔓延,让内心变得宁静和幸福。
总结:幸福不是终点,是快乐+意义
追求幸福应求精而不在求多。简化生活,关注内心和经历才是我们生活的终极意义。
作者认为,幸福是衡量一切的最高标准,人生最高的目标是幸福,但幸福不是终点,不是一个要追求的结果,而是在追求的过程中持续获得的感受。
最后,给自己打个小广告
关注微信公众号“青春e学堂”,免费送好用软件和好课,每天读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