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阅芽读书 与你一同成长
1崩溃时刻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些时刻:
💛你的心思非常细腻,常常能察觉他人注意不到的细微差异
💛你拥有丰富而活跃的想象力,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就成为你脑海中的一道惊雷,引起你浮想联翩
💛你时常觉得自己不适合太过喧闹嘈杂人多的环境,可是远离了人群又会觉得孤单
💛即便有时你出去社交,但是也无法像其他人一样尽可能呆的久一点,可离开又怕被贴上不合群的标签
💛一些别人能够容忍的气味和声音,却总是让你的耳朵、鼻子不堪重负,唯恐避之不及
💛你偶尔会想:为什么就自己这么难以将就,不能和别人一样无所顾忌吗
💛一旦和别人吵架,自己总会在事后反复思量“当时怎么不这样回应他”
💛发生任何一点情绪波动,整个人都会崩溃,仿佛一整天都不好了
…………
如果以上的种种感受,你都曾经有过,那么很可能,你也同属于“高敏感”族群!
请不要焦虑,也不要抑郁,这些都不算是心理疾病,你只是比旁人对这个世界的刺激和认知更加“高敏感”罢了。
在《高敏感是种天赋》这本书中,作者指出:
“高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人格特性,它就如同“乐观”、“活泼”等词语一样,只是对人的天性的一种形容,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高敏感族群也不必因此自卑或者抑郁,因为高敏感族也有着普通人没有的独特天赋。
作者清晰的为我们讲解了:
什么是“高敏感”
高敏感族群的常见行为及心理
高敏感族群的人物特性
面对难以处理的情绪问题时高敏感族群应该如何反应
她以独家细腻的笔触揭示了“高敏感”这个独特人格群体的真实心理感受,同时告诉我们如何辩证的看待高敏感族群。
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丹麦的心理咨询师伊尔斯·桑德,她不仅自己是一名高敏感族,而且还从自己经手的众多心理咨询案例中梳理出了更加清晰的“高敏感”族群概念,以及如何疗愈由高敏感所引发的种种不正常的心理问题。
2正视问题
首先,高敏感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心理学概念,也并非这位作者最早提出来的概念。最早的心理学模型中,人们更倾向于将“高敏感”族群归类为“内向型”人格,或者更易将他们描述为“焦虑、抑郁、害羞等等”。
可是后来有研究人员发现,居然有30%的所谓“内向型”人格的人,在社交中是活跃分子,所以后来内向型这个概念就不能用来笼统地概括全部“高敏感”族群了。
而《高敏感是种天赋》的作者,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她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越来越发现“高敏感”这个概念的重要性,觉得有必要将它隆重强调和介绍一番,以帮助更多有类似困扰的人走出情绪阴霾,所以写了这样一本书。
这本书非常简短精悍,读起来毫不费力。如果你是有“高敏感”问题困扰的人,读来就会发现书中的每句话好像写的都是自己!
这本书不仅有助于人们深刻的剖析和了解自我,也有助于帮助人们走出之前的心理困境。
从书名我们就能知道,作者对于“高敏感”族群所秉承的积极态度——高敏感是一种天赋,它并不是性格缺陷或心理疾病!
3发现长处
在书中,她同样也强调了高敏感族群的优点。就如利剑总是有两面一样,每个人的性格也都是可以一分为二、辩证看待的。
高敏感族群体或许有着种种弱点,诸如:内向、不合群、抑郁、殚精竭虑、时常焦虑、容忍度偏低、多愁善感等等。
这其实都根源于高敏感族群与生俱来的“不安全感”,他们与正常人相比,在受到同等的外界刺激时,承受疼痛的阈值或许会更低一些。
可也正为这种不安全感、这种对自身抵御外界的无力感,让他们对事物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比如:高敏感族群更能深思远虑、渴望把控事情的走向,更容易未雨绸缪为了将来考量更多,不盲目乐观以最坏的打算做好防备,想象力的蔓延程度更深,更容易带出旁人没有想到的创造力……
正是因为高敏感群体总是为了想象中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担忧,所以才更容易让自己陷入“焦虑”的状态,继而不断地精神内耗,折磨自己本就比常人要浅的定力和精神……
高敏感是种天赋·认识篇
本书的作者不仅深入剖析了这些问题的成因,也给出了积极的对应策略——
包括如何面对冲突、如何处理愤怒情绪、如何打破消极、疲倦的恶性循环等等。
同时也教会高敏感族群如何正确地面对自己独特的人格特性、如何疗愈自己的心灵、如何成为自己的快乐源泉等等。
书的末尾还附有一张作者编制的敏感指数测试表,读者可根据自己的评分自行查看自己是否属于高敏感族群。
践行篇与沟通篇
此外,继这本认识“高敏感”的书之后作者又连续出版了《高敏感是种天赋》的第二部和第三部书,分别是“践行篇和沟通篇”,对高敏感族群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进行了行为与心理指导。
比如在第二部“践行篇”中她告诉我们:
💛内向的人做决定的时候要更加听从内心
💛所有的高敏感族群基本都是高反应性的人,所以对过度的感官刺激应该保持一定屏蔽,控制信息的摄入量
💛学会限制内心的小剧场,拉回自己的想象力,多设想令人愉快的未来图景
💛选择适合的工作,进行适度的社交活动,敢于展现差异坚持做自我等等
都是一些对高敏感族群来说非常实用的建议,可以真正帮到高敏感人对抗内心的焦虑、抑郁、多思与不安
而在第三部“沟通篇”中,则主要对人际关系中的沟通问题进行了切实可行的行为指导,诸如:
💛客观面对生离死别这些已经断裂的关系,情绪实在激烈的时候可以为自己写一封告别信
(亲测过写信与自己对话是非常好的疗愈手段,写的时候会很难过,但是写完之后心里会舒服很多,甚至立刻就好起来~非常神奇~)
💛学会敞开心扉,面对同一件事时,了解不同的人在不同角度的不同看法
💛找到愤怒、厌恶等不良情绪的根源,找到了原因就可以找到破解之法等等
后面这两部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书籍,如果高敏感族群真的看进去并记在心里,真的会对解决生活中的难题非常有帮助!
最后,借用第一部书中作者的话来结尾:
“高度敏感”只是人格特质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敏感性不是缺陷,相反,它可以丰富你的人格。
我们并非无一是处,我们的身体里涌动着让自己存活下去的能量。
愿每个人都能在岁月的洗礼中找到与自己和平共处的方式!正视自己的珍贵!善待自己!
阅芽说
YUEYASHUO
很多小伙伴总是误以为自己经常会胡思乱想、管控不好自己的情绪,或者时常幻想连天、陷入失眠,怀疑是不是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
其实不是的!看过这本书我们就会更加懂得自己为什么会出现那些行为,又要如何将自己拉回到正轨!
如果你正在学心理学自救,不如看看这套《高敏感是种天赋》三部曲!
关注 阅芽读书|更多好书 与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