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艳雪
午饭时间已过,水库附近也没找到吃鱼的地方,我们只好驱车去125团团部去找吃鱼的地方。
因路况特别好,路上车也不多,我们很快就到了125团。进团部的大桥依旧是四十年多前的我见过的那座白色石拱桥。大桥西侧是团部,东侧与10连,11连相接,路面平坦,视野开阔,东西双向浑然一体。桥下是排碱渠,南接“老魏”大渠,北至车排子垦区,这座浩大的水利工程数十年来依旧发挥作用,足见得其设计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当下,我们最要紧的就是赶紧填饱肚子。经观察湖湘人家(原址应该是洗浴中心)门头不错,里面环境也挺好。五人点了四个不辣的菜(爸妈都不能吃辣),最关键的菜是鱼,毕竟是今天是奔着吃鱼来的。菜的品相味道不是重点,重点是饭馆人不多,我们可以敞开了吃,敞开了聊。
爸妈从我就读的学校聊起,一直聊到老爸在团场的亲朋好友:有8连的李叔,基建连的王叔,11连的马老师,父亲的姑姑,以及表哥赵秀臣等等,讲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岁月里互帮互助共度难关的,以及他们如何建立深厚的友情的。如今这些人都已离开这里随子女去异地生活了。但这份情谊永远铭刻在父亲的心中,也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里。时光未老人易老,我们总爱听父母讲过去的故事以检视我们做人做事的方向和准则。
饭后,我们来到曾经就读的125团一中(现在为125团农业和林草中心)。校园里教学楼,综艺楼,假山,长廊以及大门都还是三十年前的模样。三楼东侧的教室里杨海军老师,石刚老师,尹大春老师分别在不同的教室里给同学们上课,放学了,周四海收起课桌上只完成了1/2仍能高分的试卷准备回家;张春新同学依旧在座位上专心地做着数学题,旁边的白色搪瓷缸子冒着热气;秦磊、胡佳等同学在后排办“万象更新”的黑板报;桂兰和王超打闹着出了教室……这一切仿佛就在昨天!
校园里,我和崔、谢等六人组合的国旗班伴着国歌声稳稳的地升起国旗!校园、教室、宿舍、操场、棉花地里到处都有我们的欢声笑语,到处都留有我们努力拼搏,发奋图强的身影!如今,老师,同学们大都已离开这里,在各个岗位上用自己的学识和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尽管大家身处不同的地方,但永远心系母校。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既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也为新疆的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等作出了巨大贡献。距离125团十几公里的头台学校就成了最大的受益地。那时乌苏一中因校舍条件有限,师资力量不足,每年只招收一个农村班。头台隶属西湖乡管辖,距离西湖有三十多公里。那时,西湖高中教育质量令人堪忧,家长们认为初中毕业最好的出路就是考中专,考上中专就意味着有了稳定的工作,而且还能大大减轻家庭负担。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因为没有更好的出路只好选择辍学。为了让我们这些孩子能进一步到优质高中深造,父亲提前与125团领导对接沟通,最终兵团领导同意我们参加团场中考,按分数录取且不收跨学区费!1991年8月头台学校的十几名学生顺利进入125团一中就读!在那里,老师和同学以最大的热情接纳了我们,想到这里怎能不让人让人热泪盈眶!
125团与地方的交流不只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更多的是来自民间的交流交往以及文化和思想的学习:比如我们去兵团照相、购物、打网套,就偷偷地跟人家学来了养殖、种植等技术。总之,师傅就在旁边,跟着学照着做一定没错!
离开团部抵达东去124团的丁字路口朝南望:排碱渠东侧的路早已废弃了,路面长满了芦苇等杂草与旁边的沙枣林融为一体。曾经走了三年的沙枣林,曾经为我们提供过养分的沙枣林啊!再次见到您怎能不心潮澎湃!如今,路虽荒芜,但我们成长的足迹,以及那片沙枣花馥郁的芬芳都已永远留在我们记忆的最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