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羊文菁、王雪)“与璀璨醇厚的文化瑰宝同时击中人心的,往往是艺术背后的时代故事和创作精神。”说到这些,博物馆讲解员的激动溢于言表。近日,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带着对湘潭民俗文化的好奇走进湘潭市民俗博物馆。
湘潭花鼓戏发源于嘉庆年间,在明末清初得到发展,俏皮的花鼓曲调和浓郁的民间小调相结合,唱出了湘潭人民朴素健朗、敢为人先的创作品格和恣意畅快的乡土生活与情怀。调研团成员感叹于传统艺术的底蕴与魅力的同时,也了解到花鼓戏在中老年群体中深受喜爱,青少年对花鼓戏文化却知之甚少、兴趣不浓。
火龙灯是湘潭民俗文化的又一典型代表,它始于清末民初,形式多样,蕴味丰富,象征着湘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希冀,这也让火龙灯逐渐成为湘潭人特殊节日的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据讲解员介绍:如今这种具有民间祭祀色彩的传统技艺濒临失传,有些火龙耍玩的套路已然成为历史。
对此,调研团成员不禁扼腕叹息,他们表示:以花鼓戏、火龙灯为代表的一众传统文化需要找到与新时代同行的接轨点,着眼于现代人群喜好,编创题材时融入新元素、展示形式上丰富且新鲜,在“去枯、易旧、破俗”上下功夫。青年学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受”益者和“授”益者,有义务帮助民俗文化走出博物馆、走进百姓家,引领国潮新风尚,让中华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据悉,湘潭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赴新疆吐鲁番民族团结实践团将依托本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化身湘潭市和对口援疆城市吐鲁番两地的“文化使者”,推动两地民俗文化交流交融、互促互进,在服务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大局的同时,实现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