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逐梦路,矢志守初心

在时光的长河回溯,三十三年前的金秋,我如一片眷恋故土的落叶,回到家乡,踏上了语文教师的征程。
犹记初次踏入教室,那一双双纯真的眼眸,似繁星闪烁,满溢着对知识的渴慕。那一刻,一种神圣的使命感如洪钟般在我心底敲响 —— 教书育人、立德树人,这是我自此肩负的重责。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紧张与忐忑交织,却也鼓足勇气,引领着孩子们在语文的天地里探寻新知。
为了心中的教育梦,我以粉笔为画笔,在黑板上勾勒青春的色彩;以两袖清风,坚守内心的淡泊;以一片赤诚爱心,倾注于这方小小的讲台。我深知,唯有脚踏实地,方能在教育的沃土里播撒希望,收获硕果。
夜幕低垂,我常与教材、教参相伴。反复温习,精心撰写教案,而后反思教学中的点滴。为了能对每一个知识点信手拈来,对每一篇文章熟稔于心,我常常在备课中不知不觉便到了凌晨。清晨,我又早早来到教室,与孩子们一同诵读语文课文,用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的古训,点燃他们清晨学习的热情,助力他们养成大声朗读的好习惯。
课堂上,我耐心讲解,力求答疑解惑。语文课堂,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更应关注人的成长,散发人文关怀的光芒,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放学后,批改作业、作文、日记,仔细记录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将他们的进步与不足铭记于心。批改完毕,又投入到新一天课程的准备中。这看似单调的工作,我却甘之如饴。每当沉浸在优美的文字中,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诗意的花园,欣喜、沉醉、神往,深感这是上天赐予语文教师的独特福祉。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我不断追求专业成长,渴望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在这充满生机的校园里,我愿做一名辛勤的园丁,用青春谱写教育的华美乐章。我以身作则,与孩子们一同背诵唐诗宋词,在语文活动中分享成语典故、寓言故事。闲暇时,我一头扎进文学名著与教育论著的海洋,充实专业知识,拓宽眼界。那些青灯相伴、书卷盈室的夜晚,给予我最纯粹的幸福,也让我的教师梦想愈发清晰。
在语文课堂上,我倾尽全力,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到情感态度价值观,全方位为孩子们输送养分。通过自身阅读积累,为他们推荐经典著作,希望以推进式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激发文学兴趣,引领他们在知识的海洋遨游,构筑坚实而广阔的精神世界,培育坚毅健全的人格。
同时,我也深知语文课堂应打破传统藩篱,超越教材与教师的局限。为此,我钻研教材,探寻高效授课方式,精心雕琢课堂的每一个环节,用真情去激活课堂,以坦诚、热情感染学生。看到孩子们在我的课堂上成长进步,那种自豪感与成就感,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我的心田。我期望自己的语文课堂,如盈盈春水,温暖而富有生命力。
“人间春色本无价,笔底耕耘总有情。” 我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坚守教师梦想,愿做那照亮 “桃林” 的火把。我以诚心、细心、耐心对待每一天,用勤学、勤问、勤看弥补不足,矢志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是我不懈的追求。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信终有一天,能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每一次教学比赛,对我而言,都是一场煎熬与蜕变并存的旅程。从紧张抽题时的惶恐,到痛苦备课中的挣扎,从赛讲课堂上的未知挑战,到评课环节的深度剖析,这一路磨砺了我的教学技艺,淬炼了我的心智。我明白,真正的收获并非那一张证书,而是历经磨练后的成长。
录制微课参赛,更是一次全新且充满挑战的尝试。作为一名老教师,电脑技能全靠自学。既不熟悉录播软件,对微课也知之甚少,可我还是毅然踏上了这段征程。在年轻老师的帮助下,我下载软件,学习基本操作。备课过程更是艰辛,要在短短几分钟内清晰讲解知识点并非易事。我反复研读课文,分析重难点,撰写教案,而后开始录制。期间,讲与录的配合问题,播放与讲解的协调问题,常常让我反复尝试七八遍。等一节微课录制完成,办公室早已空无一人。尽管疲惫,可内心满是喜悦,课程改革之路虽艰,却让我开拓进取的信念愈发坚定。那些在摸索中前行、在学习中成长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历历在目。
回首这三十三年的教育之路,最让我快乐的,是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最让我欣慰的,是他们的点滴进步;最让我充满成就感与自豪感的,是他们踏入社会后的出色表现;而最让我自身收获成长的,则是课题研究。
初次主持小课题研究,内心满是惶恐与期待。既对这个全新领域充满好奇,又担忧自己难以胜任。但我还是鼓起勇气,一头扎进教科研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如饥似渴地汲取养分。阅读大量文献,学习课题研究方法,提升选题、撰写与结题的技巧。这段经历,为我后续的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筑牢了根基。
课题研究的过程,是我成长蜕变的过程。它让我更加明确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助力我向构建和谐课堂不断迈进。我深刻认识到,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路径。
在科教专业的课堂上,老师们采用 “探究式” 教学法。课堂上,老师演示科学实验,加深学生印象,同时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每周四的实践活动,学生们手持科学工具箱,反复演练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将科学原理牢记心间。每当学生遇到困惑或失败,老师们总是耐心指导,答疑解惑。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会了多问 “为什么”,积极思考、主动解决问题。他们在主动学习中发散思维,探寻新思路、新方法,探索科学真理。“要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实践”,这是老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语。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参与,才能更深刻地领悟科学理论,在思考与实践中收获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怀揣梦想,或大或小。作为中国人,我们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道路上不懈探索。而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育逐梦的道路上从未停歇。我将继续坚守初心,在教育的天地里耕耘,为学生的成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