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是拒绝、否认与切割

通过容纳,增进理解,也就是看见,从而增进连接,这就是爱发生的核心。

恨就是通过排斥、否认,从而切断连接。

本来可以被容忍、被认识的东西,因为被排斥和被否认,而最终重新变成不可被容忍、被认识的贝塔元素,就是恨的过程。

恨是因为容纳、看见、连接失败而导致的。

恨会指向三个东西:恨你,也就是客体;恨我,也就是自体;恨关系。

了解下不容易觉知的原始恨意:

婴儿有原始的全能自恋和自恋性暴露。他们认为世界应当按照自己的意愿运转,当没有时就会生出恨意,而想毁灭世界。同时他们又有全能感,所以真的会担心,带着毁灭欲的恨意一发作,世界就会被毁灭,特别是养育自己,而自己又离不开的妈妈会被毁灭。

如果婴儿一发出恨意,毁灭真的就会发生,那么这个恨意,婴儿以后连想都不敢想,而会彻底否认它,让它成为贝塔元素。但一旦毁灭没发生,母亲承受了他的攻击,然后恨意就可以在意识层面出现了,它首先会成为幻想,只是婴儿会忘记他最初想攻击的是母亲。

对婴儿带着全能感与毁灭欲的恨意的理解,要细化到这种份上:婴儿会觉得自己一挥洒恨意,世界就会毁灭,如果婴儿感知到这种毁灭的可能,他们就会收敛起自己恨意的表达,这也意味着婴儿不敢伸展自己的攻击性了,因而失去了他们的活力。

母亲或其他抚养者做了什么,会带给婴儿世界会毁灭的感知呢?比如惩罚婴儿。当婴儿咬了妈妈乳头,被妈妈打了一巴掌;因而尿了大人一身,大人也狠狠的表达了自己的嫌弃等等。

这些细节,大人有大人的理解,但我得到的理解是,他表达的攻击心太可怕了,外部世界担心会被毁灭,所以惩罚了他告诉他要收敛,否则外界会去毁灭他。

攻击性明显被压抑、很难表达恨意的人,实际上都存在着婴儿的这种对恨意的感知,也就是担心自己的恨意会毁了世界,至少是担心自己的恨意毁了自己毁了对方,或毁了关系。

我们得学习用语言在情绪层面表达恨意,而不是切实的去攻击对方的身体,破坏对方的财富,甚至真去毁灭他人。

很多人说为什么世界这么不公平,为什么有些脾气很坏的“烂人”,反而获得了爱与财富等等各种好处,而我这么善良却得不到这些呢?因为敢表达恨意的人,就有了机会获得救赎。

前几天,有人问我,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下意识脱口而出:生机勃勃的人。如果他能成为生机勃勃的人,我这个妈就合格了,至少有60分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