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知道伯特·海灵格,是读到过他写的一首诗——《我允许》,那种被接纳被允许的自由和松弛,美好而持久。每当挫败或者不好的念头情绪升起,我都会重温这份感动,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允许任何事情的发生
我允许事情是如此的开始
如此的发展,如此的结局。
因为我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而来。
一切的发生,都是必然。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种可能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别人如他所是
我允许,他会有这样的所思所想
如此的评判我,如此的对待我
因为我知道,他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在他那里,他是对的
若我觉得他应该是另外一种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有了这样的念头
我允许,每个念头的出现
任它存在,任它消失
因为我知道
念头本身本无意义,与我无关
它该来会来,该走会走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念头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升起了这样的情绪
我允许,每一种情绪的发生。
任其发展,任其穿过
因为我知道,情绪只是身体上的觉受
本无好坏
越是抗拒,越是强烈
若我觉得不应该出现这样的情绪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允许我就是这个样子
我允许,我就是这样的表现
我表现如何,就任我表现如何
因为我知道,外在是什么样子,只是自我的积淀而已。
真正的我,智慧具足
若我觉得应该是另外一个样子
伤害的,只是自己
我唯一能做的
就是允许
我知道,我为了生命在当下的体验而来
在每一个当下时刻
我唯一要做的,就是
全然的允许
全然的经历
全然的享受
看,只是看
允许一切如其所是
每读一遍,都是一种疗愈。海灵格的书,跟他写的诗一样,既有哲学的大道至简之美,又有心理学的治疗之功效。
读了他跟他妻子一起合著的《谁在我家(升级版):海灵格新家庭系统排列》,对家庭系统排列的理念和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什么是家庭系统排列呢?简言之,就是家排,将一个家族系统排列出来。具体说来,是在一个团体中选出一些人作为这个家庭成员的父母、兄弟姐妹还有自己的代表,并在一个空间中排列出他们相互之间关系的位置。听过去简单,真正做起来,不简单。伯特海灵格是在坚持七八年冥想后才开始做家排的。
家庭系统排列的实质,是一种爱的序位的调整,是一种对众生平等的尊重,是一种看见黑暗光明之后的对等,是一种对生命的敬畏接纳包容。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尊重被爱待。在这种排列中,男人和女人成立家庭,伴侣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先存在者优先于后存在者。
不管是个人,还是家族,都有归属感的需要,都包含着对归属资格的需求,对施与受平衡的需求,对序位的需求。一旦找不到归属,施与受不平衡,失序,家庭里的某一个人,或者整个家族系统,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受到损失。
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属于他的位置。做家庭系统排列,可以让伴侣关系、亲子关系等出现障碍的隐藏点浮出水面,呈现于前,通过序位的调整,看到不被看见的,尊重不被看见的,断开不该有的,舍去多余的,让整个家族系统恢复动力,让爱自由流淌。
毋庸置疑,《谁在我家》是一本心理学书籍,主要介绍的是家庭系统排列这种心理疗法。不仅有简单易懂的理论,而且,书中有大量的家排个案,帮助我们理解和实操。特别是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冥想练习,可以自己做自我疗愈。书中有不少的短诗和小故事,耐人寻味。比如本书后记中的故事《宴会》。故事讲到,我们每个人都曾参加过一个宴会,曾经带去些什么,也曾受到些什么。我们稍作停留,然后离开。
结果如何?满足而丰盛。允许,一切如其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