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是一部涵盖语文、历史、政治、地理甚至哲学的中国近代史百科全书。每一集的情节、画面、台词都暗含着大语文知识点。
现以1—15集(共43集)为例,分享一下重点剧情。
第一集:陈独秀见李大钊
1915年是怎样的一年?
国外
德军和俄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鏖战八个月;弗洛伊德提出了精神分析学;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美国首次实现横贯大陆的无线电电话通话。
国内
二次革命、反帝反封建、北洋政府、二十一条
耐人寻味的镜头语言——
残破的城墙:社会现状、残破不堪
骆驼商队:徽骆驼精神是一个时代的群像。历史上的徽商异军突起,称雄明清商界数百年,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辉煌,铸就了徽州人创新创业、艰苦奋斗、久久为功的精神内核。祖籍徽州的一代文豪胡适先生,将之形象地称为徽骆驼精神,多次手书我们是徽骆驼、努力做徽骆驼,徽骆驼精神由此传扬海内外。
旗人女子:暗示复杂混乱的时代,辛亥革命虽建立民国,封建残骸尚存,落后的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共存
车辙:暗示当时的道路已经不合适了,需要一条新道路才能救中国
黄昏的故宫:风景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外表富丽堂皇,实质是帝国末日。
不中不西的配搭+鼎:鼎,国之重器,也表明袁世凯有称帝之心。
对联:东土多贤能识大体,西窗共话畅晓戎韬。中国多贤能志士且识大体顾大局,聚八方英才研究明白军事韬略。强大军事力量,抵御外寇的侵略。而袁世凯和两位大臣却在商量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这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白事+红事+照相的外国人+军队+杂耍 :暗示着世风就像一锅大杂烩,宗教迷信、三书六礼为代表的封建糟粕,并没有因为辛亥革命而消亡。
场景1:陈李相见
从出场形象看人物性格——
李大钊:日本的校园里,在学生中间激情演讲,表现出他忠厚、正直、富有激情,不怕牺牲的性格。
陈独秀:流浪汉的妆束,一方面说明他当时流亡者的身份,一方面也表现他不拘小节的个性。
李大钊赠送陈独秀衣服。典故源自诗经 秦风 《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场景2:早稻田大学
救亡之策大辩论:保皇党、君主立宪、共和、康有为,戊戌变法,百日维新
知识点1:为什么那么多人去日本留学?
清朝末年,统治者昏庸无能。不但被欧洲列强欺负,连邻近的日本都敢和清朝叫板。在甲午战争中,日本人把李鸿章的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清朝统治者大受刺激,于是官派留学生赴日深造。
师夷长技以制夷。这一思想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是后来洋务运动甚至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一切革新运动的先声。
知识点2:庚子赔款与留学生的关系
《辛丑条约》第六条议定,清政府赔偿俄、德、法、英、美、日、意、奥八国及比、荷、西、葡、瑞典和挪威六受害国的军费、损失费4亿5千万两白银,赔款的期限为1902年至1940年,年息4厘,本息合计为9亿8千万两,是为庚子赔款。
1909年起,美国将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在清亡以后继续利用庚子赔款选拔留学生。
当时为什么美国人想用退赔的庚款办学呢?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
中美商定,在北京由清政府外务部负责建立一所留美训练学校。于是,1909年6月,北京设立了游美学务处,这就是清华大学的雏形。1909年8月,内务府将皇室赐园---清华园,拨给学务处,作为游美肆业馆的馆址,学务处在史家胡同招考了第一批学生,从630名考生中,录取了47人,于10月份赴美。
这就是后来庚款留美学生的由来。
场景3:两处欺压场景
1:上海法租界码头,穷苦百姓被自己人欺压,老头摔倒被打,外国警察不管
2:船上的中国人被外国人欺压
两处场景的对比写出了当时中国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内受国内当权派的欺压,在外受外国列强的欺辱。
全凭血性不能救中国,单靠勇气和流血牺牲的政治革命是不能救中国的。
场景4:陈延年碗里的蚂蚁
延年小心粘出,放生于草丛中。蚂蚁也可称为蝼蚁,也可寓意于最广大的最底层的劳苦大众。陈延年是百年前优秀青年学子的代表,他放生蝼蚁,嘴咬糙饼,面露微笑,有着青年学子关心和爱护劳苦大众的寓意。
第二集:陈独秀回国探索新道路
场景1:雨中回家
陈独秀回家时下着大雨,代表国内环境恶劣,国家风雨飘摇,革命道路充满险阻。
为什么不打伞?对于一个革命者,这些困难不算什么,体现了勇往直前的勇气。
陈独秀跟高君曼的谈话,写出了革命先驱的生活不易,条件艰苦。
批判性思维,反孔孟的三纲,并不反孔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场景2:父子恩怨
陈独秀谈中国改革之路,三千年之大变局,三千年之大强敌,何为变局?何为强敌?强敌不光是在武力上,而是制度上,思想上。首先要改变思想,造就一代新人;提出创办《新青年》的想法。
陈延年一边帮厨一边仔细聆听院中高谈阔论。他对父亲的感情有埋怨也有崇拜。
兄弟俩往菜里放青蛙,讽刺陈独秀就像这只青蛙一样,是只会夸夸奇谈的伪君子。
陈延年痛斥陈独秀贪生怕死,不忠不孝。旁人为陈独秀辩白,陈独秀一句话没说,把青蛙扔到水池中,平静的水面激起水花,暗示着新思想也必将把中国这潭死水激起千层浪,青蛙已不是井底之蛙。
第三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场景1:一场大雨里的细节描写
乞丐在雨中捡地上的食物:最底层的人民
犄角上挂着酒坛子的黑色水牛被牵着走:贫农的写照,酒不是水牛的,地不是农民的。
高头大马士兵横冲直撞:军阀割据,鱼肉百姓。
小贩的鱼扣在街上:城市小商贩,生存岌岌可危。
阁楼上的女眷:城市有产阶级,看客心态。
抬手遮雨,迎风破浪:不畏艰险,毅然前行,道路是曲折的,艰险的。腋下油纸包里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
汽车里吃三明治的少爷:有钱人家的少爷无动于衷,享受着舶来的食物,与哭泣的等着被卖的小女孩形成强烈对比。
盲人的拐杖:摸索中前进,盲人瞎马,见李大钊《论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鱼缸里的金鱼:暗示逃不出来的困境。
一场雨淋出了世间百态。一条街道囊括了整个中国现状。
青年毛泽东迎雨奔跑,踏水而来,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泥泞污浊,但是被他一脚踏开。冒雨前行,象征着不畏艰险、毅然无惧,同时也意味着道路曲折、崎岖。不过此时的毛泽东,显然已经找到了踏开这一沟雨水,迎击这一场风雨的办法,那就是他夹着的青年杂志。
场景2:胡适提议文学改良
《文学改良刍议》:
吾以为今日而言文学改良,须从八事入手。八事者何?
一曰,须言之有物。二曰,不摹仿古人。三曰,须讲求文法。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滥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场景3:李大钊写下《青春》、提出“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
《青春》节选:
吾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
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危险思想与言论自由”出自《每周评论》第24号,一九一九年六月一日。
场景4:陈延年接触互助论
互助论是为了驳斥达尔文的进化论。进化论的观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略汰。
《互助论》是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活动家和理论家克鲁泡特金在1902年发表的一部代表作。全书共分八章。它是克鲁泡特金用无政府主义观点写成的一部社会发展史,他认为人类依靠互助的本能,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生活,毋须借助权威和强制;而没有权威和强制的社会较之有国家和权力支配的社会,更能保障人的自由、更完善、更理想和富有生命力。
第四集:李大钊回国
场景1:李大钊救助工人、拒绝当官
李大钊刚回北京就见到了中国的腐朽和没落,工人生活苦不堪言,人活得还不如畜生。
场景2:陈氏兄弟拾金不昧
场景3:蔡元培出场(人物简介)
第五集:蔡元培三顾茅庐请陈独秀出山
场景1:雅俗共赏
俗文化:陈独秀吃火锅:到底怎么才是正确吃火锅的方式?
雅文化:陈独秀雪中会友,有雪、梅、琴、知音
士人,古时指读书人,亦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场景2:北大教授的工资
蔡元培请陈独秀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开出每月300大洋的工资,这工资高不高?
1917年圣约翰大学的学生曾对曹家渡工人聚居区做过一个社会调查。得出了以下结论:“工人支持五口之家月须15元”;“常见男工谋10元,女子做丝厂每月所入亦如此”。
鲁迅先生写过,在当时4个人,东来顺一顿火锅,1块大洋,有酒有肉。一个四人餐火锅,200到300元。
所以,一块大洋相当于差不多200—300元人民币左右。由此推算出——
蔡元培——校长——600大洋——12—18万元
陈独秀——文科学长——300大洋——6—9万元
胡适——一级教授——280大洋——5.5—9万元
周作人——三级教授——240大洋——4.8—7万元
毛泽东——图书馆兼职管理员——8元——2000元左右
李大钊——图书馆主任——120大洋——2—3万元
1917、1918年间,北大本科一年的学费是30元、宿费15元、膳费24元,总共是69大洋。合计15000~20000元人民币。
第六集:蔡元培就职北大演说
总结:一是抱定宗旨(为什么读书);二是砥砺德行(修身);三是敬愛师友。明确求学目的及办学宗旨,望学子们以身作则,匡正流俗,为天下人之道德楷模。勉励学子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实为良好社会风气之必要。极富针对性,有着匡正时弊的重要意义。
用典:《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七层含义: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也是“格物致知”的由来:探究事物原理,从而从中获得智慧。
第七集:教育改革
知识点1:百家争鸣
民国初期和春秋战国时期都出现了很多文化名人,这两个时期的文化盛世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出现原因基本相同:国家分裂,没有统一的政权。周王朝式微,诸侯国林立。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在争斗中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而民国初期,军阀割据,政府没有时间管控教育和思想。
不同: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学派是原创的,而民国时期大多是把西方的各种理论引入中国。
知识点2:新文化和旧文化的关系
辩证的看问题,一分为二,对立统一
新旧文化碰撞,新文化对旧文化不是决裂,文化是不能割断的,新文化只能在旧文化的襁褓中成长,对旧文化扬弃和革新。不能一刀切,清一色。
知识点3:兼容并包,思想自由
这是蔡元培的办学方针。一方面他聘请了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沈伊默等一批新文化运动的健将,一方面北大教师中又包括了一些学术上有造诣但政治上保守(甚至主张君主制)的学者,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等等。他认为大学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此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在中国这个自古以来习惯专制、好同恶异的社会里,蔡先生这种容纳异己的民主作风,尊重学术思想自由的卓见开创了一代新风。他的北大是兼容并包的北大,各种思想、各种声音都可以并存,是一个多元、开放、宽容、民主的大学,正是在这一意义上,蔡元培先生重塑了北大,也重塑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
第八集:鲁迅出场
场景1:教授选任标准
德才兼备,德重要还是才重要?
《资治通鉴》: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予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
场景2:鸳鸯蝴蝶派
中国近代小说流派,始于20世纪初,盛行于辛亥革命后,得名于清之狭邪小说《花月痕》中的诗句"卅六鸳鸯同命鸟,一双蝴蝶可怜虫"。又因鸳蝴派刊物中以《礼拜六》影响最大,故又称"礼拜六派"。其内容多写才子佳人情爱。
场景3:鲁迅出场的隐喻
行刑的场面。整体环境与鲁迅的小说《示众》中的“首善之区”有些相似。
《示众》讲述了大街上一个犯人被示众的场景,期间出现了各色人围观。“看客心态”是中国传统社会给中国人一笔巨大的“遗产”,是中国国民最普遍的心态之一,是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一次伟大的发现和深刻的概括。
正因为看客心态是国民劣根性的渊源,所以它的发现不仅使鲁迅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的“第一要著”是国民精神的改变,而且直接促成了鲁迅弃医从文。
其中一个人对着犯人大喊:“爷们儿,别害怕,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则致敬了《阿Q正传》。“此贼盗窃数目巨大”也致敬了阿Q被诬陷为“那一晚打劫赵家的一伙人”。
接着的几个人争抢人血馒头的镜头致敬了小说《药》。
场景4:长辫子人说“刀不如戊戌年间的快了”
意思是:戊戌变法杀的也是革命党,同时表明还有些人想恢复帝制,为张勋复辟做铺垫。
知识点:鲁迅人物简介、几大代表作、戊戌变法、张勋复辟
第九、十集:胡适北大报到、李大钊体察民情
场景1:胡适回国
陈独秀上海接胡适,没有接到。陈独秀没见过胡适,只读过文章,几封书信交往就视为知己,比作伯牙子期,也说明陈独秀这个人热情、无拘无束的性格。
场景2: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北大校徽的意义
场景3:李大钊体察民情
要想根本上改造中国,不能照搬西方制度,除了思想启蒙,还要倾听大众的呼声,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新道路
第十一集:蔡元培批评辜鸿铭
场景1:李大钊考察社会
路上看到迎亲的队伍,新娘在哭,代表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包办婚姻,童养媳、女人裹小脚
场景2:辜鸿铭讲座
辜鸿铭所讲的,是一种文化自信的心态。
辜鸿铭:让世界放眼看中国的国学第一人,代表作《中国人的精神》。
李大钊:“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中,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
第十二集:初见分歧
知识点:陈独秀、李大钊和胡适所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有什么不同?
鲁迅曾这样样评价陈独秀和胡适:
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
陈独秀对李大钊的评价:见识超人、侠肝义胆的慷慨悲壮之士。源出唐朝韩愈《送董邵南序》开篇第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
胡适说,陈独秀提出的“二十年不讲政治,只推行文化运动和思想启蒙”,正合他的理念,愿一生追随陈独秀。
胡适与李大钊见面后,多次在不同场合进行辩论,李大钊强调新文化运动要讲政治;而胡适则强调新文化运动不讲政治。
胡适与李大钊的争论,不是讲不讲政治的问题,而是政治倾向的问题。
新文化不会离开政治而孤立存在。事实上,新文化运动本身就是对旧文化时代的抨击和摈弃,也是对封建王朝的抨击和摒弃。
胡适与李大钊必然要分道扬镳:胡适从小就漂洋过海,前往美国读书,接受的完全是西化了的教育;而李大钊却一直深入江南一线,体察民情,了解疾苦。
所以,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中,胡适偏向于一种他所见到的美国式的民主生活状态的宣扬。而李大钊则更倾向于鼓动“唤醒沉睡的民众”,鼓励他们拿起手中武器,为新生活而改变现状。
说白了,胡适的新文化,更多层次的是理论上、缓和式、隐晦式的说教,而李大钊则提倡实践式、激进式、立竿见影式的争斗。
最终的结果是,李大钊提倡的新文化运动更多的是唤醒劳苦民众斗争的运动,而胡适倡导的新文化运动则鼓励全民开创西方式的民主运动。
第十三集:外交谈判
场景1:谈判论点
中方:胡适详尽地描述克德莱的表现,声明北大是按照校规对他进行解聘,不属于外交问题。
英方:克德莱是英国公民,且其是与教育部签署合同,北大无权解聘。
中方:继续拿出文件和规定进行反驳
英方:文件签署太过简单,英国不会随意毁约解聘教授。
中方:辜鸿铭细数国外大学曾有过的开除外籍教授的先例,驳斥英国的自由民主和平等的论调。
英方:以战争威胁,警告要正视现实、承担后果,蔡元培校长可能当不了了。
中方:陈独秀站起明确表示北大的态度是不屈从权势。
场景2:约稿周树人
鲁迅指出新青年杂志的三大问题——
1、提倡白话文,自己却用文言文
2、没有白话文的喜闻乐见的作品
3、写的全是大道理,没有形象思维的作品,不能触碰到人们的灵魂
第十四集:李大钊接济百姓
场景1:李大钊与工人过年
关心劳苦大众,在工人中普及列宁主义,"平民主义"或"平民政治"。注意,该场景中有个小女孩说:“你就是那个大胡子。”双关语,确实是大胡子。也暗指李大钊就是中国的列宁,是中国无产阶级工人革命的先驱。
第十五集:新旧擂台战
场景1:北大读书会成立
场景2:湖南新民学会成立
场景3:复古派和革新派打擂台
场景4:钱玄同提出要废除汉字
知识点1:汉字发展的几个阶段
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最简单。
《鲁迅论语文改革》一文中曾经对此进行过解释:“因为汉字的艰深,使全中国大多数的人民,永远和前进的文化隔离,中国的人民,绝不会聪明起来,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压榨,理解整个民族的危机。”
事实上,在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鲁迅先生已经不止一次提及过汉字的弊病。诸如他在《汉字和拉丁化》中写道:“不错,汉字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但我们的祖先,比汉字还要古,所以我们更是古代传下来的宝贝。为汉字而牺牲我们,还是为我们而牺牲汉字呢?这是只要还没有丧心病狂的人,都能够马上回答的。”
旧时的中国积贫积弱,又饱受着西方列强导弹欺凌。想要在文化上救中国人,必然要解决国人文盲的这个问题。
普及教育最大的障碍便是汉字的复杂。作为繁体字的汉字,不仅难以看懂,写起来也十分有难度,这自然就大大提高了普及教育的难度。于是鲁迅和诸多文学大家才会提出废除方块字,以便让中国人学习文化,尽早改变贫困交加的社会局面。
最终,废除汉字的方案也没有通过。不过在鲁迅先生提出放弃汉字之时,汉字的简化也提上了日程。
知识点2:钱玄同
儿子钱三强是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玄同在国语运动中的建树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审定国音常用字汇(历时10年,合计12220字)。
2、创建以白话文编辑的国语教科书。
3、起草《第一批简体字表》(计2300余字)。
4、拟定国语罗马字拼音方案。
与《觉醒年代》同一时期,国外发生了哪些大事件呢?
欧洲17-18世纪的思想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一个最深远的影响就是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启蒙运动代表人物:
伏尔泰——自由和平等、“法兰西思想之王”
卢梭——天赋人权、《社会契约论》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论法的精神》
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牛顿——万有引力
……
顺着这条时间线继续捋,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的到来、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北洋军阀史……很自然地就能回到《觉醒年代》里“新文化运动”这条线上来。
除此之外,《觉醒年代》也是一部艺术品。以车辙、长城做为历史时间文化的特别符号,根据枣树、沙尘等写意画的方法传递历史之韵。单单是第一个镜头里的长城、牌楼、枯树、穷苦大众,以及舞台追光的效果,就已经交代出了核心线索——
在那个黑暗的中国社会,有一些人自带光芒,们给黑白的历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