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知道课程中不止有儿童成长地图,还有家长成长地图。知嘛花的底座和茎(教育目标,同理心、爱与自由,懂孩子、会沟通、创环境,发现美、表达爱、勇敢做)是家长成长地图,内在品质、自主自律和外在表现是儿童成长地图。所以,学习家庭教育,必然是要家长从自身开始成长,才能引领孩子的成长。
因种子不同而需要不同的土壤,家长也要学会当好园丁,因孩子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养育方法,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提供充满爱与保护的环境,让有不同优势和美丽,也有不同弱点和困难的孩子都能最后长成自己的样子。
优秀家庭教育的根源是同理心、爱与自由,三个能力是懂孩子、会沟通、创环境。
家长不忘记做孩子的感受,就能养育好孩子,同理心缺失可以在后天再发展;爱有大爱和小爱:吃饱穿暖和尊重是基本需求,是小爱,是本能;带领孩子朝上飞翔,才是大爱,也就是昨天说的认知需求、审美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的引领。大爱之中必有自由,孩子的自由从小事开始,继而得到更大的自由;自由又有大智慧,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有“规则”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又包含着自我约束,自由和自律是双生子。家长要做的不是给自由,而是归还自由。
懂孩子之前要先懂自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懂孩子为“会沟通”打下基础,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共性)、尊重孩子个体差异(个性),同时不能忽视环境对孩子的影响。沟通最重要的在于“通”,不是让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意见,而是互通想法,是知彼解己后的共识,过程中要注意肢体语言,它在沟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沟通的是情感。创环境,需要融洽的家庭氛围,父母的榜样引领,好的环境创造是由内而外的,“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内外环境相辅相成。
圆桌派的启示:奇迹的苹果树,是因为木村的协助,有了好的土壤,加上木村抱有坚定的信念、耐心地等待,协助而非代替苹果树的成长,才最终成了奇迹。家长自己成为肥沃的土壤,往正确的方向努力,不因短期没有出现“好表现”而焦虑,耐心等待,做教育的长期主义者,努力也不会白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