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53】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克制自己的私欲,必须彻底扫除干净,一丝一毫都不能存留。只要有一丝一毫的私欲残存,众多恶念就会接踵而至。”
【原典53】
问《律吕新书》。
先生曰:“学者当务为急。算得此数熟,亦恐未有用,必须心中先具礼乐之本方可。且如其书说多用管以候气,然至冬至那一刻时,管灰之飞,或有先后,须臾之间,焉知那管正值冬至之刻?须自中心先晓得冬至之刻始得。此便有不通处。学者须先后礼乐本原上用功。”
【注释】
《律吕新书》,为宋代蔡元定所作,讲音乐。蔡元定以朱熹为师,朱熹也极器重他,并为他的《律吕新书》做序。
《律吕新书》中讲律管,律管是用竹管或金属管制成的定音器具,古乐分十二调,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亡射;阴律六:大吕、夹钟、中吕、林钟、南吕、应钟,共为十二律,叫十二律管。
【译文】
请教《律吕新书》。
先生说:“学者以确立礼乐的根本为当务之急。否则将乐律算得再熟悉也未必有用。心中必有礼乐的根本才行。正如《律吕新书》所说,用律管来查看阴阳二气的变化,但到冬至那一刻,律管中草灰的飞扬或许有先有,但是你怎么又弄得清楚是那根律管中的芦苇灰飞扬表示冬至的到来呢?所以必须先知道这天是冬至,去吹那律管,发现今天是冬至,这是根本说不通的。学者必须从礼乐的根本上下功夫”
参考资料:《传习录集评·梁启超点校》(九州出版社)、《传习录》(中国画报出版社)《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刻板)》
H�����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