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待在他的“安乐窝”的,听小伙伴说,他妹妹去外地前他还蹬过“神牛”(轴距加长的人力三轮车),“神牛”在当地是个下岗工人首选的糊口营生,基本在市区范围五公里范围内,拉2个人左右,是3-4元的车费,纯纯的赚辛苦钱,那时他应该是给妹妹凑笔钱,平时理发没什么积蓄,不得已去蹬“神牛”。现如今别说人力三轮车,电动三轮车都很少有人坐了,共享单车都普及了。那个年代“神牛”是种百姓记忆,也是历史淘汰的牺牲品。
“二哥”因为家庭变故,没有选择去外地读书,一心照顾培养妹妹,牺牲放弃了很多...妹妹去了外地以后,他就在“安乐窝”为“回头客”理发剪头,够一日三餐就收工,也从不主动收钱,都是“凭赏随喜”。感觉“二哥”有脱不下的“孔乙己的长衫”
“二哥”社会关系很简单,身边只有个在外地工作的妹妹,剩下的就是我们这么一群围着他还有些许崇拜他的小年轻,当然也有年纪稍长一些的为数不多的几个老哥,“大左”算一个,是二哥蹬“神牛”时认识的对脾气的“兄弟”,他俩在我们眼里是一静一动,这个“大左”白天蹬“神牛”,晚上去物资仓库“打更”(守夜的仓管员),酷爱篮球,在他那“打更”的仓库里面有个职工篮球场,因为他都是上夜班,经常会在晚上一个人在里边练球。
“大左”年纪和“二哥”年纪相仿,离异一个人,黑瘦黑瘦的,姓左又是“左撇子”,大家一直都称呼他“大左”。如果你问他:科比那句“你见过凌晨四点的洛杉矶吗?”大左一定会毫不客气的回答,他见过!只不过见到的不是洛杉矶,而是凌晨四点的仓库厂房!
夏天天气热的难以入睡,我们去找“大左”撸串儿,最后就变成“半场友谊赛”,输的一方去买啤酒,“二哥”和我们去过几次,“两瓶打车”的酒量,每次都是安静的坐在场边。他和“大左”真的是一静一动!
因为每天傍晚五点半以后,“大左”就是仓库的一把手了,除了守夜陪他巡逻的狼狗“佐罗”,偌大的仓库就一人一狗,他练球或者我们去找他打球的时候,他会把“探照灯”打开,真的恍如白昼,把整个球场都照的无死角,夏日炎热我们经常在凌晨去找他“打半场”,不用担心扰民。
“二哥”和我们一起去的时候,总是和“佐罗”为伴,离开的时候,总是送“二哥”走出好远,有时要赶它回去,甚至要丢石头赶它。这可能就是老妈说过的“狗戴帽子都是朋友”吧!“二哥”在那时给人感觉是个另类的存在。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是个话不多的热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