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有一个极为常见却又几乎总是被忽略的现象:明明是同样的话,自己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了。
有时,我们知道自己说的是对的,可还是没有人听得进去。绝大多数人面对这种情况会多少有些失落,甚至愤怒,可事实上,这往往只说明一个问题--还没有赢得足够的重视。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自己来说意外的)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得还不够。
对很多人来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在大部分情况下是最浪费时间和精力的做法。《论语》里有一句话:“可与言而不与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这是说要分辨谈话的对象。可事实上,在分辨谈话对象之前很可能要先分辨自己,所以,“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
三十二、一些原本是理智的人在一瞬间,不能分清自己和他们迷恋对象之间的区别~他们和他们迷恋的对象是一体的、荣辱与共的(共生状态)。也因为如此,才可能出现亲人竟然因为一个“外人”而反目的情况。
摆脱思想上的共生状态,要去与人交流、讨论,为了避免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可能会得罪某个小人,他怀恨在心,在将来的某一刻做出不利于你的事情至于后果有多严重,不可估计)。必须深刻理解以下3个讨论原则:
第一个原则:有意义的讨论的原则是双方不仅要“相互竞争”,更要“相互合作”。
如果自己或者是他人违背了这个原则,那么就要放弃讨论了,因为接下来就是为争而争的“争论”了。
每个人最终拥有的能力都是依靠积累获得的。积累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想明白这件事,就很容易做到心平气和。
第二个原则:真理是独立存在的,它从来不会依附于任何人或者集体。
有些人“经常认为自己掌握着真理,或者自己代表着真理,甚至自己干脆就是真理本身”的那些人--“自以为是”。
“自以为是”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阶段,因为每个人生来都以无知为起点,而成长之路原来就是求知之路。
求知的路不仅很长,而且很苦,走下去既需要心智的努力,还需要勇气。所以,绝大多数人中途就停下来,不再前行。他们安慰自己的方法是告诉自己:“我知道的已经够多了。”很多时候,很多人只需要再向前跨一小步,就可以超越“,自以为是”的窘境,只可惜,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一生都没能意识到自己原本可以跨出那一步。
难以跨越“自以为是”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我们为了变得“有知”而挣扎;然而,挣扎的结果是我们将面临更多“无知”。
接受自己的无知,在讨论中发现参与者有“自以为是”者那么,去选择~退出讨论吧。
第三个原则:真理不变,也不会因任何人而变;不停变化的只是人们对真理的解释或理解。
在交流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抛出这样的话:“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的看法,不是吗?”对话就应该结束了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已经把自己的脑壳闭掉了。
我们在讨论(甚至争论)的时候,原本的焦点在于“事实”,而非“看法”,因为“看法”无法争论--这让我想起了“得到”里面的一个大佬说过的一个标题:“事实有真假,观点无对错”。观点怎么争论你都很少会有一个结果的,而事实只要举例子反证就行了。
如果交流从一开始就以“看法”为焦点,没必要讨论甚至争取了。大多数人的看法,基本上不是来源于他们自己的,而是别人给的。只不过对他们来说,那些“想当然”的看法早已与他们共生多年,不分你我。
所以观察下自己有没有上面类似的想法,要赶紧改正了,虽然这会是一个长久的改变,甚至是一生的努力。正如没有人能帮得上你,估计你也帮不上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