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早起的第47/365天,
日更的第68/365篇!
昨天看了一位友友的文章,感触颇深。她是一位上班族,利用每天早起写作,刚开始也是在简书发表,写了半年以后才想着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题材。
和大多数人一样,她前面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都没有变现。后来在她并不太喜欢的某条断断续续发文,当她写作一年以后才慢慢的有些收获,这个积累的过程虽然很漫长,但是爆发的力量也是肉眼可见的,后来随着写作的深入,她开通了某家号,在3-5个月的时间变现13000,这个时候,她已经在简书累计写作95w字。
在我看来,赚的米虽然不多,但也找到了写作的价值所在,如果再进一步深耕,我相信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
于是,我在心里暗暗立下flog:先写它一百万字再说。
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长时间的积累,量变才能引起质变,只有慢慢突破自我的限制,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领域,和得心应手的平台,才能最大潜能的发挥你的价值。
其实很多的写作者一开始都特别的浮躁,总想着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写出高大上的作品,或者一进入某个平台,很快就想要写出爆款,很多人就是抓住了人们这种速成的心理来收割韭菜的,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做那颗傻傻的韭菜。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需要时间积累的,以前人们总说:隔行如隔山。而今社会变化太快,人们又说:这是一个跨界打劫的时代。
话虽如此,但是依然需要你在别人没有关注你的时候,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跨界的学习、积累和超越,否则,即使再牛的人,也会对陌生的行业不知所云。
所以不要再相信什么速成班,那些所谓的三天学会英语,10天学会理财、一个月改变命运的说法,纯粹就是忽悠小白的。
你的认知不够,世界就会有一万种方式来收割你。
写作也是一样,有些人刚开始写就各种报班,跟着那些有点名气的大咖上课,生怕错过了文字变现的黄金时代。然而他们忘记了最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积累,积累素材、积累案例、积累写作方法、积累思维模式等等。
没有前期的积累,就无法形成自己的一套写作体系,或者叫写作方法论,没有积累,也许连自己擅长什么领域都不知道,更别提写出什么旷世之作了。
但凡一本书的出版,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包括选题、申报出版、审校、申请书号、设计排版和印刷出版,最少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问世。
所以,看看自己现在写了多少字?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写呢?
先写够100万字再说,不管内容如何,不管写的怎样,不管能不能变现,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多写,用心的写,不断的写,相信积累的力量,相信相信的力量。
但不是盲目的写,要边写边思考,都说写作其实是输入、思考和输出的过程。如果你不输入,写着写着就会枯竭,如果你不思考,写着写着就没有了灵魂,所以不但要写,还要思考,不断尝试,才能不断进步。
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风雨兼程,愿所有有写作梦想的朋友,都能风雨同舟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