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心理营养》的第二篇序,朱正欧作,主要是以提问与回答的方式呈现,加上朱老师自己的一些思考,非常精彩。
STEP1摘抄:
“我问林老师,为什么孩子的个性那么难把握,亲子互动显得那么不可控?
林老师说,孩子原本就各有各的天性,其中有优点也有缺憾,只是父母通常对孩子的优点视而不见,反正他已经在那儿了,反而对孩子所缺乏的一直批评和指责。”
STEP2思考:
在很多事情上,我们好像都犯这样的错误:只关注自己没有的,而不关注自己已经拥有的。
对孩子的个性,首先做到的应该是尊重和接受,而不是期待他成为另一个更好的自己,或者自己做不到的一些东西投射到孩子身上。
应该用一种全面而客观的态度看待孩子的个性,清楚孩子的优点,也明白孩子的缺点。
孩子是一个独立而有个性的个体,绝非我们的附庸品。
STEP1摘抄:
“我问林老师,对职场妈妈而言,陪伴是不是质比量重要,林老师说,这是一种逃避内疚的借口,但是重质不代表不停说教,而是平静的跟孩子在一起,给他需要的支持和安慰。”
STEP2思考:
其实经常看到这样的说法,说陪伴的时候质比量更重要。
但林老师一针见血的指出,这是一种逃避内疚的借口,特别是对三岁以内的孩子来说,需要妈妈大量的时间陪伴,这样才能够给予他足够的心理营养。
当然职场妈妈受制于自己的职场特点,往往不能随时随地的陪孩子,所以难免会有愧疚,所以一见面的时候,难免会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想提高亲子陪伴的质量,以弥补不能经常见面的遗憾。
但是高质量相处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意愿,把孩子摆在首要地位,大人做的只能先是观察和然后外根据孩子的需求进行陪伴和安慰。
STEP1摘抄:
“我问林老师,为什么我们那么在意孩子在人前的表现?林老师说,缺乏自我认可的父母,往往要通过孩子的表现来证明自己的水平。”
STEP2思考:
其实不得不承认,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也有这种情结,就是希望孩子在别人面前表现的很好,很有教养,这样好像就显示自己是一个成功的妈妈。
原来这根本的原因是来自缺乏对自己的自我认可。
这也是一种典型的向外寻求答案的表现,而向外寻求答案是永远找不到答案的,我们做到的是需要向内寻找。
孩子不是我们的标签,我们首先需要做好自己,才有可能养好一个孩子。
STEP1摘抄:
“我问林老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自己能否成为一个好父母?
林老师说,如果一个人能做自己的好父母,也就能做孩子的好父母,什么叫做自己的好父母?就是有没有办法对自己温和而又坚持--当你遇到挫折时,是不是可以接纳自己和安慰自己,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能不能坚持对自己说不行。”
STEP2思考:
我们经常说育儿先育己,在做好孩子的父母之前,应该首先做好自己的父母,学会和自己相处,对自己温和而坚持。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候做不好自己的好父母,有时候发现自己做了错事,甚至会对自己怒不可遏。
同样在孩子身上,也没有做到温和而坚持。有时候孩子一任性,就会放弃自己的原则。
STEP1摘抄:
“在林文采老师这里,我得到的最大启发是: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
教育二字带来的强大使命感和紧迫感,让我们忽略了这样的事实:我们与孩子之间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我们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组合,其次才是一个生命帮助另一个生命,成为更好的自己(且不论究竟是谁帮谁)。”
STEP2思考:
好的亲子关系先于教育,好的教育建立在好的亲子关系之上。
而我们通常犯的错误是把教育放在第一位,特别是我们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孰不知,只有跟孩子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获得了足够的心理营养,教育才自然不是问题。
而很多时候教育出问题,恰恰是因为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
STEP3行动:
养育孩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没有那么累,也没有那么玄妙。
作为妈妈,三岁之前,应该大量的陪伴孩子,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给孩子足够多的心理营养,那么三岁以后出现其他问题的概率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