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的灵魂并不一定来自味蕾,视觉的,听觉的,画面的,文字的,或者仅仅是咀嚼。
作为一个非典型南方人,挚爱面食是我的基本属性,不能拒绝任何饼,无法拒绝筋道又入味的面。饼和面对我的控制,我一直以为是味道,毕竟南方对于面的筋道似乎没什么执念,各种花式百出的臊子、汤汁可见一斑。
但这已足够了,徜徉在秘制臊子和汤汁里,混着一口入味的面,享受多巴胺飙升的快感。
我喜欢的面没有规则,重油重辣红彤彤看着就不由自主吞口味的重庆小面我喜欢,清汤寡水看起来毫无卖相无法刺激食欲的烩面也喜欢,只要能打中我,都是我的爱。
所以在我的面食后宫排序里,我是妥妥的渣女,没有最爱,三千佳丽个个都喜欢。
也算走南闯北吃过不少之后,对面有了大致体系之后,觉得在好吃这件事上应该不会再掀起波澜了。尤其是在成都,臊子才是话语权,再怎么混搭,都不会超出想象力的范围。
人生就是在不断“以为世界就是如此”和“原来世界不止如此”中反复横跳,不断螺旋攀升中得到成长和升华的吧,反正脸是可以打肿了消消了再肿的。
在我以为四川的面也翻不出花来很长时间之后,我遇到了巴味仙。一个据说只不过是中式快餐连锁的普普通通的一碗面。
小凤带我去吃的时候,很平淡的介绍说,我们经常叫外卖也叫这家的面。什么?外卖还可以买面?不会坨了吗?还能吃吗?
我没有问出来,但我带着满脑门的疑问。
只能说平平无奇,普普通通的连锁门面,普普通通的卖相,并无特别,但,搅拌均匀,只一口。
就品出了灵魂。
面和臊子是一对很奇特的CP,明明是组合,却都想要占据主导权。要吃到面的筋道和原味,臊子就要损失一点,要吃到臊子的精华,面就要退让一点。大抵就是,我们是一碗CP,但只有一个主角,逗哏捧哏总得有个主次。
烩面的灵魂主要是面,燃面的灵魂则主要在芽菜和花生碎。
如果是一碗面条极其筋道带劲的面,臊子的存在感就不可能太强,可以带节奏,但压不了筋道口感。
巴味仙的这碗面,YYDS。
面条粗壮浑圆,口感和卖相一样,不认真当回事的用牙齿致敬,你都没办法摆得平。炸酱混软糯绵软的豌豆再加上辣和少许甜,一口销魂的味蕾让人迷惑,辣是辣,甜是甜,软的软,硬的硬,这一对CP是如何能混在一起又各有各的存在感。
潘金莲混搭鲁智深,柔媚妖娆和倒拔垂杨柳同框,唱同一出戏唱到琴瑟和鸣沧海一声笑(刻意避开了武二武松先生,避免跑偏)。
总之,我是惊到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一见倾心,也不过是一见。
通常情况下,记忆中的美好过于美好就很容易翻车,但我还是按捺不住想要试试。确认店还开着,遂带了朋友一起二探。我的介绍词也是一样“据说大家经常点他家的外卖。”
和我的反应一样,面也可以叫外卖?
依然是印象中的巴味仙,倒拔垂杨柳的口感,妖娆妩媚的甜辣风味。再见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