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
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gui四声),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闷闷:昏昏昧昧的样子,这里指政治宽松。淳淳:淳朴。
察察:法律严苛,严密。缺缺:狡诈,怨恨。正:固定的标准。下一个“正”则为正直之意。
妖:邪恶。方:方正。割:这里指迂腐。廉:锐利,犀利。刿:用刀尖伤害别人。
直:直率。耀:闪光,耀眼。
治国者看似无为无事,其实是仁政亲民,人民就会生活安定,内心淳朴;治国者政治严苛,人民内心不堪束缚,反而生出狡诈。
所以在祸患里,未必不隐藏着幸福;而幸福里面,则可能隐藏着灾祸。谁知道这样的福祸循环究竟是什么呢?
本是正直的东西随时可能变作虚假,本是善良的东西突然间就变成了邪恶。世人看不透其中道理的情况,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
而圣人则因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才会表现得方正但不迂腐,锐利而不伤害别人,直率但不放肆,光亮而不炫耀。
本章中,老子先是说到一个现象,表面看上去浑浊不清的政治,结果可能人们生活很安定,很淳朴很幸福,而那些看上去政治很严谨的,人民生活反倒很不好。
所以老子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坏事里面可能藏着好事,好事里面可能藏着坏事,这也是老子一贯秉持的辩证观点,比如他在第二章说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等等观点。老子常将事物看成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相互联系和依存。
老子问道,谁知道这里面隐藏的道理是什么呢?世人看不透这阴阳转化的真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但是圣人知道福祸相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明白事物没有绝对的,就会自觉学会寻找事物间的那个平衡点,以平衡把握。
所以圣人体察认识,所以能做到没有棱角,直而不伤人,光而不耀目,从而做到外圆内方为人处世,无为而无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