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输子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公输子自以为至巧。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公输子谓子墨子曰:“吾未得见之时,我欲得宋。自我得见之后,予我宋而不义,我不为。”子墨子曰:“翟之未得见之时也,子欲得宋,自翟得见子之后,予子宋而不义,子弗为,是我予子宋也。子务为义,翟又将予子天下。”
匆匆忙忙赶路行走,不知不觉间又到一周工作日末尾,鼓励自己读书学习并写作日行一善继续,沿着自己笃定的专业成长方向坚持践行力争每天进步一点点。
公输盘(鲁班)能够削好了竹或木做成鹊鸟的样子,做成了就让它飞起来,而且连续飞三天不从天上落下来,公输盘于是就自认为是最精巧的了。墨子先生却对公输盘说的是:“你制作的竹鹊,还是不如有的匠人做的车轴上的销子,一会儿时间就能削成一块三寸的木头,而且能载得起五十石重的东西。所以能工巧匠们制作的器物,对人有用受益的就可以称为巧,对人没有用处的就可以称为拙了。”
公输盘对墨子先生还说:“我在没有见到你的时候,我想帮着攻陷并得到宋国。但是自从我见了你之后,即使是送给我宋国却不符合道义的原则,我也不要了。”墨子先生高兴地说:“在我还没有见过你的时候,你想得到宋国,自从我见到了你之后,竟然送给你宋国若是不符合义的原则,你就也不要了,那这就是我委实把宋国送给你的了。只要你致力于践行仁义,我将来一定会把整个天下送给你。”
自古至今,无数的能工巧匠拒绝花里胡哨的外表,走在追求实用主义的道路上属于时效性委实难得。上面这段话就说明了墨子先生“实用为巧,利人为善”的核心思想了。(从小就崇拜的发明家)公输班引以为傲的飞鹊虽精妙,若是没有实用价值,确确实实反而不如三寸车辖的实用性,因为它能承载重物造福于人。
墨子先生是以此来向我们说明,真正的智慧绝对不在于炫技张扬,而主要在于能够务实解决实际问题才行。以至于后来公输班被点化后能够举一反三,放弃不讲道义的行为攻打宋国,墨子先生接下来更加升华了自己的观点——工具的实用性需要向价值理性跃迁。他还敏锐地给我们指出,公输班从“欲得宋之不义”到“拒不义”的转变行为,本质上就是仁义观的觉醒。
即使是现在看来,即使是普普通通一般人,也认为这种精神觉醒也要比技术突破更具根本的重要性。墨子先生最终承诺“予子天下”,估计并非是指真要割让疆土,而是向后人揭示当人将“(道)义”作为行动准则的时候,也就获得了主宰精神世界的无限疆域了。这种由器物到心灵、由功利到道义的认知跃升,分明就是从古至今东方哲人贤士智慧光芒的一直闪耀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