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尾巴,夏日温柔,酷暑还未来临,空气中满是自由的气息,班里的孩子们如期参加期末考试,判完试卷的我们在家里休息一天,等待其他年级陆续结束测验,并针对这次考题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试卷分析,总结这一年的优越和不足,同时制作新学年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正当我坐在案前发呆,思考通过哪些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语文时,手机突然发出了响声。“你在做啥呢?”是阿来,先不理他,接着思考,想要学好语文,必须要养成广泛阅读的好习惯,阅读课外书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还能够有效提高书面表达能力,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
我可以在班级里建立一个阅读角,孩子们把自己手里的课外书有序放置在这个角落,各种类型的书应有尽有,想要看书的孩子们从这里自取。鼓励大家在课余时间来阅读角收获乐趣,对热爱阅读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久而久之,让沉下心来阅读,成为班级的精神文化。
在这中间,我想到了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充分借助集体的力量约束个体的行为,让大家都能够发现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成为更好的自己。
随手将这个点子记录下来,我打开了手机,看到“想唱就唱90后”群里有人提到我,点开群聊,看看谁在和我说话。原来是我的朋友小安问我晚上要不要去蹦迪。我正要打字回绝她,忽然想到先前阿来的消息还没有来得及回复,于是先找到阿来,在对话框中打字说:“我在写工作总结啊。”接着我才在群里回复道:“明天上班,今天晚上去蹦迪,这样不好吧?”小安风风火火,说:“有什么不好呀。”我说:“我不去了,在家里写工作总结。”我拍了一张自己正在写字的图片,满满的A4纸上只写了大大的四个字——工作总结,我特意在后面画了一个委屈的表情,然后发了过去。小安让我加油,群里的人继续侃侃而谈,我沉寂了。
没一会儿阿来发消息,他说:“你最近是不是挺忙的啊?”我说:“也不是很忙,就是有一些琐碎的事情需要处理。”“哦,等你有空了,出来一起玩啊。”他的言语很随意,我也随口答应,“好呀。”然后他没有再说话。
之前也有几个男生主动加我,我们聊过天,所以,和不认识的异性聊天,我虽不能说身经百战,但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阿来和他们很不一样,以前和我聊天的男生都特别能说会道,而我寡言少语,但阿来,好像和我一样不爱说话,从我们的聊天中,我感受到一种无法用言语形容的久违的慢节奏。
七月的第一天,离蝉鸣声渐渐近了,今天我去学校上班,又见到那一群熊孩子们了,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但他们也很在乎自己的成绩,有的很激动,有的很紧张,都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领导们简单开了一次会议,老师们就去教室给学生讲错题。讲完错题后,按照事先的约定,我兑现了承诺,给一部分学生颁发奖品,鼓励大家继续努力。
上午的课结束后,学生正式进入美好的假期生活,他们的脸上喜气洋洋,满心欢喜地想着回去要痛快淋漓地玩耍。但老师们还不能回家,下午还有一些事情要处理。吃完午饭后,我回到宿舍,打开手机,忙了一上午没有看消息,大概九点多,阿来给我发微信:“你在做什么呢?”
我现在回:“来学校上班了,刚吃完饭,玩会儿手机就休息一会儿。”
他说:“你教几年级呀?”
“一年级。”
“和小孩子相处,是不是很开心,他们都特别可爱吧?”
“还行吧。”
“哈哈,我家楼上有个三年级的孩子,有一次来问我数学题,结果我没做题来,给了他一个糖,把他乐的呀。”
“哈哈,那肯定是家里人不让他吃糖,小心蛀牙。”
“嗯呐。你快休息吧,下午还要上班呢!”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