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考试,出了一道关于乘坐地铁的题。读读题,也不是很难,换个角度看,也不过是个对平面地图的思考。可是,对于没有听说或者接触过地铁的同学,一看题就会在心底给自己设置道障碍。
考完后看了下答题情况,,这道题目拿到满分的同学分两类,一类是平时思维严谨,成绩优秀的。这些同学平时基础扎实,阅读面广,积累深厚,善于思考,题型的变化对他们的困扰并不是很大。
另一类是看上去吊儿郎当,对网络游戏特别精通,无论网上出现什么新鲜事物,他们都能信手拈来,说的头头是道。所以虽然没有接触过地铁,但是头脑灵活的他们也拿到了分数。估计这个地铁平面图,和他们平时打游戏的路线有相似之处?
失分厉害的,一般是中规中矩的同学,平时也在四平八稳的认真学习,上课老老实实听课,课后按要求作业。一般挑不出什么大问题,但是也找不到多么突出的特点。
其实这道题是模仿去年的中考真题而来的,去年的题目是这样的:
我个人觉得这个题出得还是很贴近生活的。近年来,自驾游几乎是每个假期出游的主要方式,单看黄金周的堵车盛况,就可见一斑。举家出行,操心的多是家长,有多少孩子参与了路线的规划,食宿的安排?
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以前的读书人是就行游学的,靠着自己的双脚去丈量山川大地,沿途领略风土人情,乡俗民生,来印证书中所学,丰富胸中韬略。
现在的学生课业繁重,出游时间有限,旅游也是去景点,能震动心灵的收获估计寥寥无几。不过语文试题倒是越来越注重实践活动,简单的生活常识,提现在卷子上,要求书面表达,便让许多孩子无所适从了。
读书破万卷的学生,还是无所畏惧的。许多事物,即使没有亲身经历过,通过大脑将学识综合,流畅的表述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思维跳跃,善于发现新鲜事物,且能通过平时网络电视的信息组织答案,这样的题,对于那些虽然基础不太好,但头脑灵活的孩子,也是能拿到分数的。
吃亏的,就是阅读量不够,又思维定势的孩子,碰到没见过的体型,会下不了手,想得多,怕丢分,语言上便瞻前顾后,不够条理,也寻不到答题的关键所在了。
所以,在无法行万里路的情况下,还是读万卷书最靠谱,书中自有的,无论黄金屋,还是颜如玉,都不是夸张。金庸小说里涉及到了三千五岳,他并没有都见过,却信手拈来,如同亲临,为何?因为读了许多的地理名著,所以写作时能行云流水。
所以,还是建议,多读书,读好书。要先具备挑选好书的能力。
当然,这仅仅是针对这种题型,其他的,基础落实还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