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失败的感觉,我们惧怕别人的嘲笑,冷眼,其实都是自己的理解对自己造成的伤害。很多时候,我们迈步过去的坎儿,都是心魔。
情绪ABC理论认为,事件a是导致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b是自己对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这是导致结果c的直接原因。我们的认知导致了我们的行为。记得曾看过一篇文章,一位工作出色的员工,因为无法化解新上司对他的偏见,不想忍受就考虑跳槽,一位咨询师朋友就建议他,为什么只有忍受和跳槽两种选择呢?你完全可以考虑其他的方式,比如和更高层的领导交流考虑换部门,比如把上司的简历发给猎头。人生不是选择题,更像是填空题,只是大多数人仍旧采用选择题的做法。我们需要提升、改善B,我们的解释系统,
每个人的解释系统都有局限性,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最可怕的不是我们有局限性,而是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性,我们需要旁观者,需要更优秀的朋友来指出/显现出我们的局限性。不能只记住A>C的反应路径,而要弄明白为什么A会得到C,怎样能得到D?我们自以为的“历尽千辛万苦”,很可能是在一个井底来回奔波,头上仍旧是那个巴掌大的天空。不是舒服才叫舒适区,特定的压力、节奏形成了惯性后都变成了舒适区。时常望天是不够的,坚定的寻找出井的道路才能看到更多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