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雉时哉

山雉


10.26 升车,必正立,执绥(suí)。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10.27 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译文讲解:    登上车辆时,一定在正中直立站好,然后拉牢缰绳。在车上,不回头,不高声大气说话,不用手指指点点。    孔子与子路在山间行走,看到一群野鸟山鸡之类飞翔着飞翔着栖息到树枝上,孔子露出了笑容,说:“山梁上的雌雉呀,它们飞来的,多么是时候呀。”子路便给这些似通灵性的山鸟作揖(或谓子路想捉它们),它们振了振翅膀,飞走了。

荡相遣执讲故事:

孔子乡宴之后,又受国君之请,也许是年老体衰,受了些风寒。

国君听说夫子又病了,前来探望。孔子听到国君来了,赶快从病榻上起身,面东而坐。国君拉住夫子的手,问寒问暖,劝夫子好好养病,待病体康愈,好参加大庙之祭。孔子听国君邀请他参加周公大祭,很高兴,药力也若有神助。第二天,竟然感觉身体通泰,病症全消。

孔子要参加的周公大祭,是鲁国最隆重的盛典。他老人家早早的穿戴整齐,还没等到车马套好,就已经走出了院门。穿着上大夫的礼装,夫子神采奕奕地走进大庙。他步履谨慎,每见到一个礼官,都要询问一番。礼官们自然知道国老的水平,都陪着小心,客气地回答着夫子的问话。夫子面带微笑,弯腰侧耳,听的很认真,或频频地点头,或简短地点拨几句。

……

典礼结束,夫子回到家里。有人说,乡里死了一个鳏夫,无人埋葬。夫子问了姓名,知道此人曾是自己童时的玩伴,由于家贫无娶妻生子,老无所依,孔子曾救济于他。既去世了,还应入土为安。夫子交待家人,买了棺材,找一块合适的坟地葬了。

孔子的学生,有好几个做了大官的,大庙上见夫子车破马衰,就置办了一套新车,买了几匹好马送来。夫子点点头,就算收下了。

孔子侧卧于榻,正在休息。又有家人报说,国君派人送来了祭肉。孔子听了,赶快从榻上起身,穿上礼服,让家人郑重地把祭肉放于条案之上,点上香火,口中祷告一番,长揖礼拜,以表敬意!

夫子有了新车,家人们都很高兴。还在孔府读书的学生都比较年轻,他们知道夫子喜欢郊游。现在有了新车,当然希望夫子到郊野散散心。夫子同意了学生的建议!

第二天,孔子行装简洁,来到已备好的马车旁。他端正身体,手抓扶手,虽说年迈,上车却也快捷。坐在车上,手扶横木,目光前视。当看到有穿孝服的人经过,他让马车停下,面带庄重地让别人先行;看到了盲人或者有公务的人经过,他也同样停车礼让。

走到野外的大路上,他对驾车的学生说:

“作为御手,要目无回视,言语简缓,表达清楚。看到前方或两侧有什么事情,不要指指点点。驾车的要求是,既平稳,又安全。至于风景,其他人会看到的。"

马车来到一座小山丘,这里阳光充足,温暖和煦,空气清新。孔子让学生停下了马车。

学生们服侍夫子下了车,在一块草地上铺下棉垫,好让夫子休息。他们又的到周边活动,有的守在夫子身边。夫子半躺着身体,闭上眼睛养神,不一会儿就睡着了。睡梦中,他看到山梁山有一群山鸡。刚有人抬头观望,想要抓几只,山鸡就飞起来了。它们盘旋一阵,又在另一个地方落下。

孔子随口说道:“山梁雌雉,时哉时哉!"

这时,夫子看见了子路。心想,他不是在卫国吗?怎么也来到这里?他要是也如山雉般知险而避就好了。正这般想,只见子路向山鸡拱了拱手,山鸡又飞了起来。孔子喊子路时,子路没有回应;夫子走过去,想要用手拉他,可怎么也走不到他身边。夫子要生气时,子路突然浑身是血,随后象泥胎一样塌落,化作一缕清风,向西南方向飘走了。

夫子一急,猛然惊醒,原来是梦。但夫子心里清楚,子路可能已经遇难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