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又叫实地调查或现场研究,属于人类学范畴的概念。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如人类学,民族学等,英文名是fieldwork。
1.概念
科学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是由英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奠定的,在我国这方面卓有成绩的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
其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田野调查工作的理想状态是调查者在被调查地居住两年以上,并精通被调查者的语言,这样才有利于对被调查者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解释。
2.工作程序
田野调查可分为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开始阶段、调查阶段、撰写调查研究报告阶段、补充调查阶段。这里仅前三个阶段作一说明。
1)准备阶段
田野调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否则难以获得理想的成果。准备阶段通常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选择调查点
选择调查点的基本要求:一是要选择有特色的地区,二是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三是要选择特殊关系的地区,四是选择前人调查研究过的著名社区。
(2)熟悉调查点情况
调查点选定之后,必须作好充分准备,熟悉当地情况,熟悉民族成分、人口、历史、地理、特产、部落或民族支系等各方面的情况,收集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地方志资料。
(3)撰写详细的调查提纲和设计调查表格
(4)熟悉有关社会和文化的理论与基础知识
2)开始阶段
开始阶段也就是进入田野阶段,也就是进入所调查的地区之后但未正式进行田野调查阶段。这一阶段一般包括如下几方面的过程:
(1)首先要到当地政府报到,取得当地政府的支持
(2)到达调查点所属县、乡后,进一步了解当地情况
(3)选好居住地
选择居住地,要考虑几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利于调查,有助于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住在文化水平较高、对当地社会和文化十分熟悉的家庭中是较理想的。我在新疆调查哈萨克族和蒙古族时,大部分时间住在当地人家中。
二是考虑安全因素,尤其是未婚女子,更要考虑人身安全。
三是考虑当地的派系关系,如果该村有两个对立的派别,而且关系较紧张,最好不要住在当地人家中,以保持中立,否则会影响调查的顺利进行。
3)调查阶段
居住地选定之后,便开始正式调查,也就是“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阶段。由于各人的对调查目的和对调查点的了解程度不同,调查程序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不过,对初次调查的人来说,应注意如下几方面:
(1)首先了解当地的一般社交礼仪和禁忌等
(2)入乡随俗,尊重当地人
(3)注意个人形象
(4)观察要细
(5)访谈既要深,而且要有技巧
(6)要倾听当地人关于当地政治和现实问题的意见
(7)边调查边整理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