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见村
——读《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有感(第2稿)
中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说,“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如今,我正是硬着头皮,再读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戚务念博士的《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个案考察——当地人的视角及其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全文一共18978字。硬着头皮去读,是因为“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我们并不陌生,但是“乡村初中班主任职业倦怠”,就稍微远些;“个案考察”还能勉强看懂,但是“以当地人的视角进行归因研究”就又有阅读难度了;“社会学的后设分析”恐怕就是阅读中最难跨越的鸿沟,因此,必须要静下心来,潜下心去,才能读有所思、读有所悟。
华师大李教授提醒我们:在阅读中,1、发现自己“不懂”的;2、在和作者对话中理解作者;3、结合自己的体悟和经历提出新的认识、强化一些观点;4、在阅读中清晰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观点等。
读高深的学术论文,真的觉得自己有接不上气的感觉,因为论文中有很多的专业术语,有很广泛的学术研究背景,有很丰富的文理学养和很深厚的学术功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且读且思悟!
首先,发现自己“不懂”的。
在此文的阅读中,我找到了几个半懂不懂的词:“当地人视角”“主位研究”“客位研究”“社会学后设分析”“田野研究”等。我试图从一而再、再而三的阅读中找到答案。
1、“当地人视角” 当地人的视角,其实就是情境中人的视角,并不局限于当事人(如本研究中的班主任群体)。类似于人类学家通常采用的主位研究方式,研究者不凭自己的主观认识,通过深入地参与观察,尽量像本地人那样去思考和行动,熟悉明了他们的概念、话语及意义。
2、“主位研究”和“客位研究” 主位研究是指用当地人自身的观点去解释该文化。与之相对应的客位研究则是用调查者的观点去解释所研究的文化现象,如携带各种精心设计的测量工具到不同族群中进行心理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跨文化比较研究。
3、“社会学后设分析” 结构(Structure)与行动(Agency),或者说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基本的分析框架。作者尝试用这一基本框架对乡村初中学校的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进行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的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虽不乏个人与组织因素,然而更包含远超组织因素的深层社会结构性因素。就个人因素维度而言,也有更加深刻的个体能动性内涵。
4、“田野研究” 2014 年、2015 年、2016 年三年间,笔者均以不同形式到该校及市内、镇内周边学校调研,与老师(班主任)、校领导、学生进行座谈与问卷调查等。2017 年 5 月,为进一步体验学生与教师生活,笔者独自一人赴学校开展了两周的田野工作,吃住在学校,周末也与教师一起活动,周一至周五在校内自由活动期间与老师学生闲聊,进教室随堂听课。本研究中的信息提供者,均是来自同一所乡村初中的教师和学校管理者,他们每天工作、生活在乡村初中的现实环境中,真实地面对变化着和没有变化的乡村学生、乡村学校、乡村家长、乡村社区与乡村文化。不同的群体视角,会得出不同的深刻认识。本文所用的研究资料,就是在历次调研中积累起来的。在写作时,对于人名、地名等进行了匿名化处理。
其次,在和作者对话中理解作者。
全文有作者简介、摘要、关键词、正文等内容。正文共有五个部分组成:研究背景、资料获得与学校概况、为什么不愿意当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的社会学后设分析、讨论:社会学视角的理论反思及其政策建议。
1、理解摘要 细读摘要,共301字。摘要指出乡村学校班主任的职业倦怠现象,用实地调研的方式,以当地人的视角进行归因,再从社会学角度进行后设分析,最后进行理论反思和政策建议。
2、理解研究背景 我国教育体制中的班主任岗位设置由来已久, 班主任在基层教育管理与学生成长中意义极其重要。可是,无论从大范围的调查报告,到小范围的个体感受,从全国总体来看,城区、镇区和乡村教师的满意度指数依次降低。其中,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中,班主任成为重灾区。
3、理解研究方法
(1)科学定义法
什么是“职业倦怠”?Freudenberger 用“职业枯竭”(Staff burnout)这一术语来命名这种现象,意指工作中的个体体验到的长期的情感耗竭、人格解体、身体疲劳以及工作成就感降低等一系列负性症状。
(2)对比研究法
余祖应采用个案研究发现,造成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学校的激励机制、工作心理的超负荷,以及班主任自身的消极人格等。
毛红利通过对某区4所高中的班主任调研认为,其职业倦怠的原因包括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学校管理制度和考评制度不健全、难以捉摸的人际关系和教师个人的因素等四个主要方面。
作者根据在一所乡镇农村初中的实地调研发现,从当地人的视角分析班主任的职业倦怠原因,主要有经济收入的参照对比、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乡村教育的衰败、教师职业高危险性、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
从目前学界对于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具体归因来看,大多从个人与组织层面考量;作者通过田野研究,以当地人的视角分析职业倦怠的原因,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不同的群体视角,会得出不同的深刻认识。在情境中人视角中的割裂陈述中,寻找到整合性的视角。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并扩展,也急需社会学视角的介入。
(3)田野研究法
戚博士向我们推荐了“百度百科”上以“田野工作”为词条的学习资料。
“百度百科”在该词条的“定义解释”中提到:田野工作是指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住居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的核心,也是人类学学科的明确特征,既是一种实地获得文化理解的方法及其研究技术与工具的手段,还包含着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百度百科”在该词条的“研究假设”中提到:有学者认为,田野调查的基本逻辑结构是研究者在确定了所研究的问题或现象后,不带任何假设进入到现场或对象所生活的背景中,通过参与观察,收集各种定性资料,在对资料进行初步分析和归纳后,又开始进一步观察和进一步归纳,通过多次循环,逐步达到对现象和过程的理论概括、归纳和解释。但也有学者认为,人类学观察的前设性条件是观察的形式和结构问题,而问题的提出,往往是从理论预设开始的。事实上,人们对事物的观察总是有目的性的,也总是带着一定问题意识的。研究预设在田野中或被证实,或被证伪,或进一步具体化、清晰化。
“百度百科”在该词条的“研究方法”中提到:一般认为,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周期以一年为标准;人类学田野调查多半是研究异文化的,即大多以“生”地作为调查点;有学者认为,在人类学田野调查中,主要有四种程度不同的观察:局外的观察、观察者的参与、参与者的观察、完全参与者。人类学田野调查除了参与观察以外,另一重要方面就是深度访谈。与人类学深度访谈相比照的是社会学意义上的问卷调查。
4、理解乡村班主任职业倦怠归因
从当地人的视角看,学校不同层面的老师主要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经济收入的参照对比、管理制度的设计缺陷、乡村教育的衰败、教师职业高危险性、岗位胜任力不足等问题。
关于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分析,有如上五种观点共存于同一学校。如从观点持有人的维度对其进行类型学划分,前两种观点主要出现在学校领导层,第三和第四种观点主要出现在班主任群体中,第五种观点则在普通教师群体中表现更加明显。
从目前学界对于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具体归因来看,大多从个人与组织层面考量,这些在本研究的当地人视角中,也大致可以找到对应之处。然而,本研究也发现,当地人的归因中,虽然有少数校领导提到 “经济收入参照论”,而实际上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将首要视角分别聚焦于管理制度、乡村教育现状、教师权力空间、岗位胜任力。不同的群体视角,会得出不同的深刻认识。乡村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普遍存在并扩展,也急需社会学视角的介入。
5、理解社会学后设分析
结构与行动,或者说社会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基本的分析框架。笔者尝试用这一基本框架对乡村初中学校的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进行社会学的后设分析,发现本研究中的班主任职业倦怠原因,虽不乏个人与组织因素,然而更包含远超组织因素的深层社会结构性因素。就个人因素维度而言,也有更加深刻的个体能动性内涵。
从结构视角考察职业倦怠的原因中,有两个不可逾越的结构性因素:时间与空间。
时间结构 从纵向来看,“今非昔比”。学生难管教。全球化浪潮下,新媒体技术早已占领乡村,乡村学生与家长获得知识的途径也不逊于教师,学生甚至成为新技术的原住民,而教师反而成为这个时代的移民。尊师重教风气减弱这一文化要素与时间的勾联,很大程度上是以教师的收入水平为中介的。再加上看到一些大学生毕业回乡后又找不到工作,因此,读书无用论逐渐抬头。
空间结构 从横向来看,如今的城乡之别,已不再仅仅指地理区域,更体现着城乡差别、工农差异、文化差别、经济差异。二元结构背景下的城乡差距不仅难以消除,反而逐渐拉大,城市吸引力逐渐增强。乡村教师的社会地位、法定利益、职业权益、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等方面均低于城区教师。知识精英、政治精英、经济精英们,纷纷通过买房、就业等向城区流动。因此,乡村教师与班主任抱怨乡村生源与家长素质均低于城区,乡村学生与家长也普遍抱怨乡村教师素质在下降,部分学生因此自暴自弃。
从行动者视角,不管是管理层、班主任群体还是科任教师群体,都不约而同地聚焦这一问题,表明他们不仅是分析中的行动主体,也是潜在的变革主体。他们中的大多数,内心都有恐慌。这里的恐慌,包含着本领恐慌与情感枯竭的恐慌。也就是说,他们并不想如此得过且过,都有改变现状的愿望,否则,将是能力恐慌与情感枯竭的延续。
6、理解理论反思及其政策建议
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的乡村班主任的职业倦怠似乎有恶性循环的可能,这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结构。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教职与班主任岗位的历练,教育经验也日渐丰富,可为什么他们并没有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提出:“必须为自我实现者另外创立一种具有深刻区别的动机心理学。例如,一种研究表达性动机、成长性动机的动机心理学。”
需要缓解或破解包括乡村初中班主任在内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系统性、整体性的思路是当务之急。基础性的办法是如何完善城乡战略,如抑制城乡发展差距的进一步拉大,甚至缩小城乡差距,从而实现教育资源分配、乡村精英回流、优质生源回流等,进而实现深层次的教育均衡发展。
就行动视角而言的本领恐慌以及情感枯竭恐慌问题,这需要政府、学校与个人三方合力,寻找恐慌的症结与本质所在,并提出治疗性的处方性策略。如政府与学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师(包括班主任)培训,以提升教师能力、加强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乡村教师激励举措、切实加强包括情感在内的教师健康管理与辅导,等等。
第三,结合自己的体悟和经历提出新的认识、强化一些观点。
《班主任》杂志“教育真话”栏目,在《农村学校没人当班主任,背后原因值得警醒!》一文中,君山老师对现在的老师都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归纳为:
一、学校制度的原因。劳动分配的不公平、绩效工资让老师吃上了“大锅饭”、整体乡村教育衰败。整体乡村教育衰败,体现在优秀教师、优秀生源的流失。农村教育状况不断恶化,并且呈现恶性循环的趋势。
二、社会家长的原因。现在的社会丢弃了尊师重教的传统,在农村这样的情况尤为严重,乡村教育比城市教育更“难搞”,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农村的家长对于学校教育和老师,保持的是三种态度: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孩子有问题把责任推给学校;孩子毕竟还小,放在学校里再养两年,大一点就打工;农村教师收入低,老师在家长面前往往教育无力,自卑心重。
由于以上原因,在很多人眼里,农村班主任工作不再荣光,而成了一种高危工作。教育要发展,首先要认清教育的问题,然后引起社会的重视,最后踏踏实实一件件去理清、一步步去处理,真正还教育一篇蓝天。
笔者的女儿在大学期间,曾在安徽某小学支教过半个月,她回来说:那里的孩子心思不在学习上,调皮捣蛋,常惹老师生气(她在电话里哭诉过几次)。成绩稍好的是因为家庭条件较好,以后想到城里去上学。那里的教学环境特别差,一个操场修了五年都没有修好,到处坑坑洼洼。一张乒乓球台只有两块木板相隔而没有球网。大学毕业前,我们希望她去报考教师资格证,她不乐意,可能是被那一段教育经历吓怕了。
笔者也曾有在农村学校支教一年的经历。几年前,该学校新招的256名学生中,有4/5的学生是外来务工子女。今年初三毕业班的情况是一个年级只有十几个本地生源,其他本地生源都流失了,由于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习惯、生活态度的参差各异,教师从教的难度越来越大,由此导致工作积极性降低,当班主任更是迫不得已的事。
据我了解的乡村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学校环境、人际氛围、学生生源、家长态度和自我心理暗示等。
第四,在阅读中清晰自己的价值取向、自己的思维方式、自己的观点等。
是什么使我们停止发展,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成长呢?马斯洛认为:“我们既害怕自己最低的可能性,又害怕自己最高的可能性。”后一种现象就是逃避成长,这种对成长的恐惧就是约拿情结。在此,“约拿”这一旧约《圣经》中的人物指代的是那些渴望成长又因为某些内在阻碍而害怕成长的人。乡村班主任及其相关人员,如何改善其动机系统,突破其约拿情结,这是值得理论与实践思考的。
笔者有幸参加“上海市德育名师基地”为期五年的专业培训、“中国班主任研修班第一期”“中国班主任研修班第一期2.0班”的学研班、“全国第八届教师育人能力提升与职业幸福创造论坛暨‘2018教师生命成长共同体与名师名班工作室建设高峰论坛’”的论坛活动、以及为来自贵州黔东南州、贵阳一中、青海师范大学第二、第三附属中学、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的老师们作班主任专业培训。我发现,无论是参加培训还是专业辐射,都是本着热爱教育事业、潜心钻研教育规律、提高职业幸福指数去的,所以职业的认同度和幸福感相对较高。反之,长久地居于一隅,看不到外面世界的动荡变化,不补充自己专业成长的新鲜血液,不和同道中人交流切磋的话,时间久了,就会在落后于时代的情况下对外界产生疏离感,从而导致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对于缓解或破解包括乡村班主任在内的教师职业倦怠问题,从政府部门来说,加大教育投入、实施政策倾斜、缩短城乡差距、改善福利待遇;从学校管理来说,提供学习机会、搭建展示平台、培养种子教师、营造进取氛围;从教师个人来说,提高思想境界、激发自我内驱、汲取成长力量、提升专业水平。只有全社会重视教育,才有教育的春天生机勃勃;只有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有教育的秋天硕果累累;只有教育主体的迎难而上,才有教育夏天的热情似火;只有教育研究的成果转化,才有教育的冬天充满希望。
以上就是我结合李教授的阅读建议,再读、啃读、研读了戚博士的高深莫测的学术论文后的一点肤浅的感受和想法,不当之处,敬请戚博士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