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抵达

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更好地抵达

文|张爱敏

晚上,与康平教练相约,第一次化学反应完美落幕,欣喜、激动依然久久萦绕。

打开视频,康教练笑容可掬,映入眼帘,温暖而亲近,宛若故人相约,毫无拘谨之感。

自我简介,陈述经历,我有了更多的敬仰与钦佩。康教练可是不简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EMBA,曾在悉尼参加顶级教练培训机构CaochU的教练认证课程,并通过ICF教练认证、澳洲教练机构IECL认证、霍根测评和PDP测评认证。历任财富500强跨国公司及美国行业领军企业人力资源高管,还有大型国企中外合资等经历,也参加过“杉树公益项目”等。

特别是在沟通中,康教练总能捕捉到关键信息,引领我向思想最深处漫溯。

作为乡村教师,我从不奢望干出惊天动地地伟业,只是想力所能及做点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引燃更多的乡村教师来做真教育,引领更多的乡村孩子真学习,真成长。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时而豪情万丈,时而迷惘焦灼,时而孤独无助……想过放弃,也尝试放下,但最终没有放过自己。

就这样,艰难跋涉,渴望有一种力量,更期待不断有同伴汇集而来,一起向着明亮那方。

是的!改变自己是神,改变别人是蠢,是神经病。我们唯有改变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才能有能力有力量去赋能别人,去唤醒他人,但绝对不可能改变别人。因为这世上唯有自己才能改变自己。自我觉察,自我认同,自我价值。人往往最不了解的是自己。

在康教练的引领中,我开始反思,我到底需要什么?我想抵达的远方到底在哪里?我该怎么抵达那里?

目前的困境,源于沟通吗?我需要沟通技巧吗?我拥有这些沟通技巧就能改变现状吗?如果没有这些,会对我的人生产生多大影响?

其实,人到中年,我是遇到新的挑战了,我遇到了成长的又一瓶颈,我想走出来,却不知道出口在那里,我纠结,我彷徨,我不甘心,但又无奈至极。

作为语文教研组长,作为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作为九年级的语文教师,作为即将加入退休大军的女人,我面临的是所在组织亦或是个人成长转型中的挑战与应对,我渴望建立信任,我期待提升自己的影响力,我需要赋能,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加强精力管理,如何更好的学会减压。

此时,屏幕上一行字映入双眸:永远做一流版本的自己,不做二流版本的别人。想起了一首诗《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
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
更美丽...…

是啊!因为选择,就注定了一生所爱,一世孤独。我就是我,独一无二的自己,无与伦比的美丽。

2021,再次出发,就是为了更好地抵达。如今,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自我认知与认同,我该如何应对个人成长转型中的挑战,我该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加强精力管理,如何更好的学会减压,从而不断赋能自己,赋能他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