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日更坚持不了,容易放弃,那是因为你有选择。也就是说,日更对你来说是可有可无的事儿。
如果,你想把日更作为一种赚钱的方式,没有这笔钱你就活不下去,那么你肯定能坚持日更。
或许,日更还有其他目的,比如练笔,比如岁月留痕,比如交友…..
但凡我们做事,先要搞清楚,你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是不是没得选择?
如果没得选择,不用打鸡血你也会做下去。
如果没想明白通过日更要什么,听别人说写作好,看别人做了,自己也想做,仅凭打鸡血来支撑是长久不了的。断更了,不做了,不影响你的正常吃喝,没什么损失要承担,断更其实更符合人性。只是,你心里对自己有点小失望而已。
减肥也是如此。减肥是反人性的,吃好喝好睡好是身体渴望的。但为什么有的人能坚持下去?除了外在因素(职业、行业、权威的要求)不得不做,还有就是内在因素的不得不做。就是医生告诉他,如果他再不采取措施,就会有生命危险。对生存的敬畏会让一个人行为改变。
但人性又是懒惰图舒适的,如果没有真正想明白自己一生要怎样活,复抽烟、复喝酒的人身上就能看到生理本能的强韧。
贾 玲如果不减肥成功,那他的团队以及投资方就要损失很多金钱。她不得不做。这是倒逼自己,采用了硬手段,暂时取得了成功。
还有内在因素,是贾玲真的想改变自己了。受了什么刺激、真正原因,只有她自己知道。
想清楚你为什么要做,不得不做的时候,你才能坚持下来。
你也可以给自己制定规则,来点狠活。比如,像尤利西斯防止海妖诱惑那样,让水手把他绑在船桅上,用蜡封住水手的耳朵,不听塞壬妖媚的歌声,不让水手听到自己被迷惑时下的命令。就像贾 玲倒逼自己一把。
如果做不到规则约束,不来点狠活,就别提坚持了。
但这只是一时,长久做下去还得靠自己的认知。身体就是这样,做久了,成习惯了,不用约束也能做下去。
认知从哪儿来,读书呗。读书没什么用?!那是你对读书有误解,不会读书。
说了这么多,自己的行动力如何?年过半百才开始读书,让我汗颜。已知天命的年纪,才搞清自己要怎么活,让我怅然。
5、6年前慢慢启动的冥想、参加社群读书、去健身房、与朋友保持联系做读书会,做健康的一日三餐,陪伴父母和家人,重视自由现金,让我越来越喜欢现在的自己。
练久了,手艺自然好。这是我下午做成的、送给朋友孩子的蛋糕卷,上周看见她在单位食堂给孩子买过。10年前迷恋的烘焙,渐渐离我远去。保持几样拿得出手的、他人喜欢的小礼物,送爱心又暖心,还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