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阅读40

读〔美〕简·尼尔森著,玉冰译《正面管教》第一章10—22页读书笔记:

1.惩罚的长期效果是孩子往往采用以下四个“R”中的一种或全部来回敬我们:1.愤恨(Resentment)—“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2. 报复( Revenge)—“这回他们赢了,当然我会扳回来的!”3.反叛(Rebellion)—“我偏要对着干,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4.退缩(Retreat)a.偷偷摸摸—“我下次绝不让他抓到。”b.自卑—“我是个坏孩子。”孩子们通常不会清醒的意识到自己在遭受惩罚时内心所做出的决定,然而他们未来的行为就建立在这些潜意识之上。

2.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么一个荒诞的观念,认定若要还让孩子做得更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想想你自己上一次被羞辱或被不公正对待时的感觉吧。

3.有些父母和老师并不喜欢过度控制或者娇纵,但又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办法,他们就会在两种无效管教方式之间来回摇摆。他们会尝试过度控制的方法,直到他们自己都无法忍受自己的专横行为。然后,他们会转而娇纵孩子,直到他们无法忍受孩子被宠的索要无度—所以,他们又转回到过度控制。

4.孩子们和学生们要成为真理和原则的追随者,他们的动力必须来自内在的自我控制,也就是说,他们必须学会自律。而不论惩罚还是奖赏,都是来自于外在的控制。

5.那些控制型的父母常常责怪自己的孩子没有责任感,而没有认识到正是他们在训练孩子不负责任,同样,娇纵也是在教导孩子不负责,因为无论是孩子或者大人都放弃了责任。

6.有效管教的四个标准:1.是否和善与坚定并行?(对于孩子尊重和鼓励)2.是否有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心灵纽带)3.是否长期有效?(惩罚在短期有效,但有长期的负面效果)4.是否能交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人生技能,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承担责任,乐于贡献,愿意合作)第一条标准—和善与坚定并行—是正面管教的基石。

7.“和善”的重要性在于表达我们对孩子的尊重。“坚定”的重要性,则在于尊重我们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专断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娇纵的方式则缺少坚定。和善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8.你虽然不能迫使别人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自己。

9.如果孩子理解了设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参与限制的设立,他们就会更乐意遵从限制。

10.当一个孩子违反了限制时,不要惩罚,也不要说教,要继续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要避免由你来告诉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情以及应该怎么办。你最好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你现在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从中学到了什么能避免下次再出现同样的问题?”

11.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是所有人的首要目标,孩子尤其如此。惩罚无助于孩子培养归属感和价值感,这正是惩罚从长远来看没有效果的原因之一。

读书感悟:

今天正好读到本章的最后,作者在这里面一共设置12个问题。其中第六个问题就是问惩罚造成的四个“R”是什么?并且请讲述你曾经体验过的四个“R”的感受,并分析原因。在此我想了一下,我在遭受惩罚的时候,或许当时没有感觉,但是未来有些行为就是建立到这些意识之上。尤其是某一段时间,我还有一些自卑,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惩罚或许当时有用,但惩罚产生了长期影响是无法把控的。所以读了这本书之后,我会采用正面教育的方式,即和善与坚定并行去解决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