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人的一生究竟是在干什么?我们所创造的一切,这其中又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意义呢?
在《我们还能获得幸福吗?》这本书中,作者伯特兰•罗素就从人生哲学的角度给读者分别讲解了,关于自由与幸福、教育与美好生活、伦理与道德、东西方文化比较,这四大主题的内容。
从本书中得知,罗素的一生都在探讨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什么才是幸福?而身为哲学家、文学家、社会活动家的他,似乎他的人生使命就是代替人们不断地探索人类共同向往的幸福感。
在罗素的自传序言“我为什么而活”中写道:“有三种质朴而异常强烈的激情一直支配着我的生命:对爱的渴望、对知识的求索,以及对人类苦难的无限怜悯”。
然而,罗素在本书中也谈到了幸福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平凡的幸福和幻想的幸福、肉体的幸福和精神的幸福、心灵的幸福和头脑的幸福。
在罗素看来,如果我们所有的幸福都与我们的个人环境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很难不对生活提出过分的要求。
而幸福的秘诀就是,让自己的兴趣尽可能广泛,对感兴趣的人和事的反应尽可能好友而不是敌对。
罗素还建议我们要对生活保持热忱,而热忱的生活态度与人生的关系就如同饥饿与食物的关系。倘若人缺乏了对生活的热忱,他的内心就会产生没人爱自己的感觉,他们一旦不能如愿就会心怀不满,变得自我为中心。
相反,感受到他人的爱意可以催生出对生活的激情,幸福的人会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拥有自由的情感和广泛的兴趣。他们可以从这些情感和兴趣中获得幸福的养分,从而影响到其他人对幸福的看法。
而不幸福的人他们所有的不快乐,都是源于某种分裂或者缺乏的融合,这是由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缺乏协调,自我内部存在分裂所造成的。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们不仅懂得了追求幸福需要对生活保持热忱的态度,还要在获取他人的爱意的同时,懂得给予对方同等的爱。
因为罗素说:美好的人生是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引导的人生。而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需要懂得欣赏爱和给予爱,还要在人生经验的积累中不断地向前探索对爱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