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花红景天与玫瑰红景天

红景天,您知道多少呢?去过川藏线的朋友们,应该都不陌生吧。很多驴友应该也都恰过含有红景天的产品,据说长期服用可以改善体质,减轻高反,但是不少驴友都说其实用处不大。那么红景天到底是怎么样子的呢?这里小编整理了一点关于红景天的资料,分享给大家,了解中草药,消除知识盲区。

1、红景天分类

红景天,多年生草本植物,别称有:扫罗玛布尔(藏名)、苏罗玛宝(藏名)、九死还魂草、仙赐草等。

红景天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蔷薇亚纲 Rosidae

蔷薇超目 Rosanae

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景天科 Crassulaceae

红景天属 Rhodiola

红景天 Rhodiola rosea

红景天生于海拔1800-5600米的山坡草地、灌丛中、石缝中,主要分布在北半球高寒地带,如东亚、中亚、西伯利亚及北美地区。红景天的种类丰富,全球约有90种,我国有73种2亚种7变种,如西藏地区就有32种、2个变种。2021年9月7日,红景天正式被列入我国Ⅱ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严禁非法采挖。

红景天根部切片

《中国药典》中红景天仅收录大花红景天这一个品种,因此一般在国内保健产品配方当中见到红景天提取物,那么所用到的原料就是大花红景天。

2、医书药典记载与近现代研究

·《神农本草经》——是华夏民族第一部医学著作。“景天为上品73种之一,属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千金翼方》——成书于唐朝,是‘药王’孙思邈的著作。其中记载“景天味苦酸平,无毒,轻身明目,久服通神不老”。

·《四部医典》——这是一部成书于公元8世纪末的藏医学经典著作,它代表了当时藏医的最高医疗水平,后来被翻译成英、德、蒙古、日本、俄文等多种版本广为流传。几千年来,身处高海拔地区的藏族同胞,就有食用红景天的传统,实际生活、生产过程中见证了红景天的神奇作用,长期服用可强健体魄、延年益寿。

·《本草纲目》——成书于明朝,是‘药圣’李时珍的著作。其中这样记载红景天“主治小儿丹毒,发热,妇女漏下,赤白,轻身明目”。

历史典籍

红景天使用历史悠久,近现代关于红景天的研究更是多如牛毛,据统计,在1989年至2023年内,关于红景天的相关文献共计2460篇,其中包括期刊论文1229篇、会议论文60篇、专利文献2037篇。这些文献涵盖了中国医学、内科学、药学等多个领域。从古至今,人们都很重视红景天的开发、利用。当今时代,人们更加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因此,植物资源成为世界各地人们开发产品的宝库,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最成熟使用中药草植物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使用经验,前人的经验与科技融合,将会使传统中草药焕发出新的活力,弘扬中华文化,为造福世界人民贡献力量。

3、什么赋予了红景天独特的生物活性呢

红景天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含有黄酮类、苯烷基苷类、有机酸类、多糖类等化合物,此外还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及微量挥发油,以及具有生物活性的微量元素铁、铝、锌、钴、镉、钛、铜、锰等。这些复杂的成分赋予红景天独特的功效,严酷的生存环境激发了红景天的生存本能,“适者生存”红景天成功抵挡住了恶劣气候环境的考验。中草药具有抗逆性,越是环境恶劣,越能长出好药材。因此,虽然红景天亚种繁多,但是经常提及的品种主要是:大花红景天和玫瑰红景天,它们往往生长在植被稀少,人迹罕至的地方。

大花红景天

大花红景天(Rhodiola crenulata (Hook. f. et Thoms. )H. Ohba)也叫大叶红景天,生于海拔2800-5600米的山坡草地、石缝中,产西藏、云南西北部、四川西部。收录于《中国药典》,其根部入药,主要活性成分是红景天苷(Salidroside ),大花红景天在国内可以作为保健食品或药品原料来使用。

玫瑰红景天

玫瑰红景天(Rhodiola rosea L.)也叫蔷薇红景天,生于高寒地带的山坡林下或草坡上,产新疆、西藏、陕西等地。其主要活性成分是总络塞维(rosavins )+红景天苷(Salidroside ),一般认为络塞维是玫瑰红景天独有的成分。玫瑰红景天国内不能用,出口为主。

红景天苷

红景天苷是一种糖苷类物质,主要由糖部分(葡萄糖和果糖)和酸部分(大豆酸和柠檬酸)组成。红景天苷又称毛柳苷、红景天甙,英文名称:Salidroside ,CAS号10338-51-9,分子式C14H20O7,分子量300.304,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

总络塞维又称肉桂醇二糖,是络塞维Rosavin+络塞琳Rosarin+络塞Rosin三者之和,具有提高免疫力功能、保护心血管及防癌抗抑郁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红景天提取物的功效研究浩如烟海,多数研究成果目前仅停留于动物实验,临床研究案例较少。关于红景天提取物的应用没有收集到更有说服力的资料,不做介绍。尽管红景天有诸多的优点,但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红景天的开发利用尚不完善。因此,有人认为红景天的研究只是‘噱头’,并没有实际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红景天‘研用结合’必将更成熟。

4、红景天提取物发展瓶颈

红景天属于高寒多年生草本植物,自然资源十分有限,大花红景天等景天科植物更是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生原料供应不足成为红景天提取物应用的一大难题。前文提到,红景天的独特生物活性得益于其生存环境,严酷的生长条件给人工种植带来了极大挑战。因此,红景天提取物的发展需要解决原料短缺的难题,未来需要更多的力量投入,才能使这一珍贵的植物资源得以保护并被深度开发。

另一方面,化学合成法也是一种途径。根据研究,人们认为红景天提取物的活性物质主要是红景天苷。红景天苷可以通过其他化学物质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得到,但是化学合成法需要引入催化剂、其他化学物质,人为的化学反应很难做到100%的全部反应。因此,少量的催化剂、化学物质残留成为化学合成法的痛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