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乡随俗
文:Recycler
89/299.192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有些人解读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我看来,这是两个经验累积过程。一种是通过书籍快速累积经验,一种是通过行动获得记忆深刻的经验。在我看来,执着于任何一种途径都能达到一样的境界。多读书,可能有纸上谈兵之嫌,是因为读的不够多。只了解皮毛,没有读到细致介绍的书籍。而行万里,虽然缺少基础知识,会出一些洋相,但是不断的试错,总会有所成绩。要不然也不会有研究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传闻。我还相信一点,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一样重要。而且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许就是知行合一。
我比较喜欢看综艺节目,尤其是台湾综艺。并不是说大陆综艺不好。主要是笑点不在一个频率。笑点和知识性是个人检测综艺节目的两个硬指标。从知识性来说,综艺节目也有这么类,一类是知识问答节目,一类是行脚类节目。一个侧重生活百科知识,一个侧重实景感受文化。如果两个节目同时播出,我想选择后者。因为前者的记忆性较差,而后者有强烈的影像记忆,仿佛自己置身其中,免费的旅游的感觉。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出去旅行,不但是看看自然风景,还要感受一下当地的风俗文化。要不然一样的城市一样的农村有什么看点呢?云南少数民族有抢婚的风俗,随着市场化,已经把抢婚发展成了表演产业链。反正游客大老远的来一趟,都是想感受一下当地文化。这种风俗又不是天天有,抢婚表演化让男游客当一回新郎官,对双方都是有利。
如果想看看内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游客不可能随时去随时有。如果真的想去现场感受一下,只能每年七八月份去。为什么这种仪式不能天天表演化,这也许有很多考量。这也许就跟除夕一样,只有特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风俗的意义。有的时候,过于频繁的仪式,反而觉得少了一份正式感。想看傣族泼水节,就得六月去。想看壮族歌节,就得三月去。了解地方风俗的基本知识,找到合适的时间,才能体会到当地的文化。
有些人,只是出差,并不是为了旅游。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正好赶上当地的节日狂欢。就算不会舞蹈怕出丑,好客的当地居民拉你入场跳舞,不要觉得是让自己难堪。就算讨厌喝酒,当地居民送来一碗美酒, 喝还是不喝?如果讨厌湿身,恰巧路过泼水节,也不要生气,这就是当地文化。这只能说和当地文化有缘,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出现,不管什么原因到了现场,就应该入乡随俗。如果个人习惯或是家乡的风俗,与当地不同甚至相反,那么该随俗就随俗。自己按照惯性思维来处理当下的情况,毕竟单人能力悬殊,还是不要作对为好。
我家吃饭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筷子插进米饭里偶尔有只。到了南方知道有些人特别注意这事,在外地的时候,我特别注意这问题。我没有忌口,什么都肉都吃。但是到了清真拉面,我就不能外带食物,也不能乱点食物。这是店主的民族风俗习惯,我们不能破坏。
泼水的,喝酒的,跳舞的,吃饭的,只是在一个限制空间内。如果不喜欢可以不去,又没人强制拉你去。去了就要遵守当地的习俗。
有些人一直反骨叛逆。认为国是我的国,我有权去任何地方,任何人都不能干涉我的自由。话虽如此,但是个人的行为破坏了当地风俗,相当于破坏了对方的感情。脾气好的给你讲理,脾气不好的直接打一顿。没办法,如果不想挨揍,只能入乡随俗。谁让自己只有一个人,而人家有一群人。
要是带着一群人入乡不随俗,从人数上胜过对方。一群人为了维护自己的自由,不被拘束。一群人为了维护自己的风俗,不被破坏。这两种文化,都有根深蒂固的情节。究竟谁对谁错呢?一般认为,破坏风俗是侵犯他人的自由,入乡随俗也是侵犯他人的自由。但是人们在情感上,更愿意认可入乡随俗,那些破坏风俗的人,就算是人多,也会得到整个大群体的口诛笔伐。没办法,我们在传统的文化里习惯了与风俗相处。而自由文化只是新文化,还没有被集体所接受。更甚至,自由是集体的破坏因子。
每个人都有一个空间,每个人都希望进入这个空间的人都能遵守自己的游戏规则。因此入乡随俗成了最大的规定。而个人自由往往会破坏其他人的自由空间,并不会被所有人所认可。
再看看历史,不论是个人被群体的习俗改变,还是一群人通过暴力改变另一群人的习俗,都有发生。谁对谁错,也分不清。最后留下来,都是人数多的那一方。
人数多,就是最强的武器,能改变人的风俗,能改变人的自由。归根是因为怕挨打,怕挨饿,怕丢了小命。如果怕挨打是最终目的,那么现在的情况就变了。人数多不如会武功的,会武功不如拿枪的;拿枪的不如有权的。现在真正害怕的则是权力。而权力又是什么?权力本来是人们给予,人们背后支持。现在的权力已经脱离了人们的支持。如果有人反对,则这个人就成了绝大多数人的对立面。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被告知站在对立面。每个人也就害怕了。
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因为我入月随俗,无处可躲,无奈写了一些高大上的文字。因为我还要吃饭。
~~~~~~~~太长不看~~~~~~~~~
简版:人多力量大,人多嘴也杂,没法好好说话。
~~~~~~~~~~声明~~~~~~~~~~
欢迎交流思想。
谢谢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