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的确,我这一代人的确是老了。
如今在公交上,在地铁里给小学生让个座,扶了把快跌倒的小孩子,旁边的妈妈们都会说:“和啊姨说谢谢。”每当这个时候,第一感觉只能是“What?阿姨?我...”,我竟无言反驳。
以前吧,还能说“乖,不是阿姨,叫姐姐”,然而,现在00后的人都成年了,96后的已经真的升级为老阿姨了。96年的人,在18年里,还没过生日就21岁周岁,过了生日就22周岁了,按照农村的说法,算年份得23岁了,有些地方不仅算年份,还加上天一岁地一岁(不知在哪听说的),那就得24-25岁了,想想都可怕。的的确确是96年的老阿姨了。
最残酷的是小学聚会,这个手上牵这个娃,那个怀里抱着个娃,再不济就是男同学扶着怀孕的老婆,怀孕的女同学挽着老公来参加聚会。天啊,这个画面还以为是四五年后才出现的画面,结果今年老阿姨我才刚刚毕业好么。
身份转变了,话题也不一样,圈子也不一样,我这群单身狗到哪里就在哪里被塞狗粮,被吐槽咋咋咋还没找男女朋友。得,皇帝不急太监急,我...我妈都还没着急,你们瞎操什么心...
有了家庭的朋友,大多重心都放在家庭上了,有孩子的,老是牵挂着孩子,出去聚个会什么的,就像以前起晚了,赶着去课室那种火烧眉毛的捉急。担心着担心那的,到最后还是放心不在,早早结束聚会,回家看孩子,顾家庭了。
有工作的人,单休或者单双周轮休的居多,想约出来聚一下,双休的说,睡了一天,正无聊着,在哪,几点...单双周轮休的说,不了,这周是单周,上了六天班,明天我得睡到十二点,不眠,下周再约...单休的说,不了不了,我现在的休息基本都是上六天班睡一天,再上六天班再睡一天...无限循环,好吧,约不成...
实话说,我们这才出来工作多久啊,刚好半年!可是恰好是这半年,和自己的好朋友才见了几次呢?掐指一算,好吧,三次,关键这三次还不去全部齐人,要么是三个人,要么是两个人(我们是四个人的小团队),视频也才那么几次,也不齐人,说忙吧,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就是时间不知去哪里了
见面的时候,匆匆而来,坐下后对视一眼,还颇有林俊杰《醉赤壁》里“确认过眼神我遇上对的人”那个意境,谈工作,聊生活,最后再来个“老阿姨,有没有对的上眼的人?”好吧,举杯干个,单身狗相互陪伴...
离开学校后,做了社会人,忙归忙,但该联系的人还是要定期联系,只问几句“吃饭了没?最近忙不?工作怎么样?注意身体啊”之类的话语也好,说真的,有些人不联系,慢慢地,关系就淡了,到时候共同话题就少了,久而久之,就会从熟悉变陌生了。
不管是什么时候,都该联系那些曾经认识过的人,好朋友也好,朋友也好,甚至是客户也好,出家人之外的人,谁和谁不是从陌生到熟悉,为什么和客户之间老是会说“常联系”,不常联系,谁会记得你是谁。
我们真的老了,再不联系,怕真的时间不多了。人的一生,意外很多,再不联系,怕有些时候会追悔莫及。
正如莫泊雨《二十出头》里的“二十出头,也算上了年纪”,人的一生,又会有多少个二十年呢?不要总是下次一起吃饭,下次一起去玩,下次一起干嘛干嘛......冲动是什么,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人生多来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说干就干的事情,那又如何。
青春是拿来努力的,暮年才能有所回忆,对于我来说才会不留遗憾。
不要所有事都是等等等,等到了最后就什么都没了,那又能怎样呢?
再不行动,就真的老了,今天在公交车上看到那几个小朋友一起说说笑笑,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已经有多久没这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