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太原的一次数学教师培训中有幸听得华应龙老师课和讲座,那几天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而今又有机会让我再一次走进他的思想世界汲取我所需的营养成分真是欢喜至极!
华老师《找次品》《圆的认识》这两节课,课中的经典语言让我记忧犹新,"寻找次数细细品味。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平有‘3’个盘子。圆,一中同长也。大方无隅。人皆可以为尧舜。"由此可见华老师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这便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华应龙老师的讲座《会读书才能教好书》。聆听讲座之后,我豁然开朗,大智慧的教学,一定从阅读中得来。小学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学会数学知识、解几道习题,更不是为了使人聪明、考试拿分数,而是通过数学这门学科,让学生能够持续运用数学思想,面对未来的时代与现实世界,更是为了做一个正直善良有思想和智慧的人。作为教师,我们不遗余力地研究教学、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我们所研究的在今天看来更多的是一种手段。而这些手段其背后的支撑和精髓究竟是什么,鲜有一线教师去深入思考。
吴非先生在《致青年教师》一书中,有一段触目惊心的文字:“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的也是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他不聪明,本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100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教育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因为他越是辛勤的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所以读书,教书人的事,天经地义。教师作为最应该读书的职业群体,阅读应该是教师的第一修炼,更应该是教师的一种责任。
不会读书,书面是平的;会读书,字句都浮起来了。华老师说:读他人的文字,想自己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会读书。我们要细细的品味与思考。“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阅读就这样要不知不觉地浸润了我们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影响了我们的教学工作,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滋养了我们的精神与生命。
感激有这样的机缘遇见华老师,给予我力量,让我重新焕发出“读书”的激情与冲动,让我人至中年有了对教学事业更深的解释。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