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岳阳楼,便绕不过范仲淹的那篇《岳阳楼记》,而其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然成了北宋士大夫的共同价值观,以致后来甚至成为中国知识分子,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价值观。
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地处洞庭湖与长江之畔,建造在古岳阳城岳阳门之上,前望君山,下瞰洞庭湖,建筑精美,气势雄伟,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美誉。
它与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楼”。
自古以来,无数文人墨客来岳阳楼登高抒怀,并为它倾注笔墨。
杜甫的那首《登岳阳楼》,正是他困苦一生的见证:“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这是杜甫对自己饱经沧桑、颠沛流离一生的深刻思考。
五十七岁的黄庭坚,此时的他已被贬七年,正月的一天,他登上了岳阳楼:“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出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此时的黄庭坚已白发苍苍,垂垂老矣,他的一生都夹在熙宁新旧党争的漩涡之中,流放、贬黜,是他后半生的常态。
如果要说与岳阳渊源最深的当属诗仙李白,李白一生游历四海,见过无数山川湖泊,却对岳阳情有独钟。
据载,李白曾六次经过岳阳,多次登临岳阳楼,远眺洞庭湖,留下二十多首歌颂岳阳楼的千古名篇。
岳阳于李白而言,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说,岳阳承载了诗仙李白太多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第一次游楚时,李白与好友吴指南畅游洞庭湖,洞庭湖畔的绝世美景让李白与好友流连忘返。
但转眼好友撒手人寰、天人两隔,伤痛欲绝的李白不得已将好友在烈日下“权殡于湖侧”,痛哭而别。
李白第二次来岳阳,依然是为了这位好友,为了让他不至于“故乡路遥,魂魄无主”,李白重返巴陵,为好友收敛骸骨,迁移坟冢。
开元二十七年秋天,李白第三次来岳阳。
此次来岳阳,恰逢老友王昌龄被贬岭南,他乡遇故人,王昌龄感慨万千写诗相赠:“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以此为念。
经岳回乡后,李白遇到人身幸事——唐玄宗召其入宫,于是留下了千古名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岂料,长安哪是他的容身之所,他的孤傲遭到权贵的排挤,几贬几赦,感叹“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唐肃宗至德二年十一月,这是李白第四次来岳阳。因永王事件牵连被流放夜郎,次年经过岳阳。
“侧叠万古石,横为白马矶。乱流若电转,举掉杨珠辉。临驿卷缇幕,升堂接绣衣。情亲不避马,为我解霜威。”这是对岳阳临湘风景的赞美,亦是对朋友裴隐的赞扬。
乾元二年三月,这是李白第五次来岳阳,他终于结束了“江行几千里,海月十五圆”的流放生涯。
他遇赦放免,从白帝城到江陵,再入洞庭,写下了这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一首诗: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
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或许,岳阳是他的福地,在这里埋葬了挚友,又遇上了新朋友,最后还因获罪而得到了赦免。
这次,李白在岳阳逗留了好长一段时间,与好友聚会畅饮,流连于山水间,好不快哉。
李白最后一次来岳阳,时年已是六十岁。
或许,他觉得自己精彩的一生即将落幕。在春季,年迈的李白,再次游历了巴陵城。
这是在他临终的前一年,他旧地重游,因为钟情、因为眷恋、因为难以割舍……
李白的一生是狂放的、恣意的,看似豪迈肆意,狂放不羁,实则满是无奈和挫折。
他虽历经黑暗,但心向光明。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唐·李白
赏析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律。
此诗描写诗人登岳阳楼极目远眺天岳山之南所见到的景象,表现了一时乐以忘忧的闲适旷达的襟怀。
全诗没有正面描写楼高,而是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从俯视、遥望、纵观、感觉等不同角度形容楼之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风格飘逸潇洒。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首联的意思是,登上岳阳楼览尽四周风光,江水辽远通向开阔的洞庭。
岳阳,这里是指天岳山之南一带。天岳山又名巴陵山,在岳阳县西南。
登上岳阳楼,远望天岳山南面一带,无边景色尽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远方,洞庭湖面浩荡开阔,汪洋无际。这是从楼的高处俯瞰周围的远景。
站得高,望得远,“岳阳尽”、“川迥”、“洞庭开”,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诗人立足点之高。这是一种旁敲侧击的衬托手法,不正面写楼高而楼高已自见。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颔联的意思是,看见大雁南飞引走我忧愁之心,远处的山峰又衔来一轮好月。
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像被赋予生命,雁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
“雁引愁心去”,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
“山衔好月来”一句,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颈联的意思是,在高入云间的楼上下榻设席,如同在天上传杯饮酒。
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这里又用衬托手法写楼高,夸张地形容其高耸入云的状态。这似乎是醉眼蒙眬中的幻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尾联的意思是,醉酒之后兴起了凉风,吹得衣袖随风舞动我们随之而回。
楼高风急,高处不胜寒。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
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潇洒自如,情调舒展流畅,态度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收笔写得气韵生动,蕴藏着浓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备注 :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